導致尿毒症患者出現晚上腿癢的情況,可能是由於接觸性皮膚炎、神經病變變等非疾病因素引起。還可能與濕疹、蕁麻疹、皮膚瘙癢症、糖尿病足等疾病因素有關。
非疾病因素
接觸性皮膚炎
如果在睡覺前使用了含有刺激性化學物質的洗護用品,則可能會對區域性皮膚產生一定刺激,從而引發發炎反應,可表現為紅斑、丘疹等症狀,並且伴有明顯瘙癢。此時建議及時清洗腿部,並更換洗護用品,避免再次接觸。
神經病變變
若存在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等基礎性疾病,病情持續進展則會累及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到感覺神經,使患者出現麻木感、蟻走感等不適症狀。因此當尿毒症合併神經病變變時,則會出現上述情況。通常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普瑞巴林(Pregabalin)膠囊等藥物治療。
疾病因素
濕疹
是多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遺傳、免疫功能異常、環境溫度變化等,會導致皮膚慢性發炎改變,可有水泡形成,破潰後還會流出液體以及結痂等情況。並且由於致病菌感染等因素的影響,也會伴隨明顯的瘙癢症狀。此時需要遵醫囑應用卡拉明洗劑(Calamine Lotion)、地塞松(Dexamethasone)乳膏等進行塗抹。
蕁麻疹
是一種隆起於皮膚表面的水腫性團塊,通常是過敏原或物理刺激所造成,可發生於身體各處,包括四肢。同時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症狀,此時可以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Loratadine)、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等抗組織胺類藥物治療。
皮膚瘙癢症
是指僅有皮膚瘙癢,而不存在原發性皮損的一種皮膚病,常因皮膚乾燥等原因所致,也可由病理原因誘發,如尿毒症。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外用止癢藥膏緩解,例如地塞松藥膏(Dexamethasone)、丁酸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 Butyrate)等。
糖尿病足
是由各種急慢性的周圍神經併發症和血管併發症相互影響,累及足部組織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主要以足部潰瘍、壞疽為主要臨床表現。若病情較為嚴重,則會造成肢體遠端血液循環障礙,甚至會引起肌肉萎縮,繼而會有以上說的症狀。此時應積極給予降糖、營養神經等綜合處理措施改善。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若患有帶狀皰疹、疥瘡等疾病也可能導致相關症狀的發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衣物,以免加重不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