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尿毒症,可以透過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腎臟病理學檢查等進行診斷。建議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及時到醫院腎內科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明確原因並積極治療。
臨床症狀
由於水分和毒素在體內蓄積過多,可導致患者出現水腫的症狀,常為輕度水腫或中重度水腫,表現為顏面部水腫、眼瞼水腫以及雙下肢明顯水腫等症狀。此外,還會出現消化道症狀,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現象。若毒素蓄積會影響心功能,則會出現胸悶、氣短、活動耐量下降的情況。另外,還可能出現貧血、乏力、頭暈、精神萎靡不振、反應遲鈍等情況,部分患者還可伴有皮膚瘙癢、乾燥、脫屑、毛髮脫落等症狀。
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檢測、電解質檢測等。透過血常規可以觀察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計數的變化,以判斷有無貧血、感染及出血風險;透過尿常規可以瞭解是否存在明顯的泌尿系傷害情況;而肝腎功檢測則可以評估患者的肝功能受損程度,因為大部分的尿毒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異常;電解質檢測則是為了明確身體內的離子紊亂狀況,如高鉀血症、低鈣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免疫指標檢測、同位素顯像等,可以幫助醫生對病情做出準確判斷。
腎臟病理學檢查
是確診尿毒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即透過對腎臟組織活檢來確定具體的病變型別,並且能夠幫助醫生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除上述情況外,還需進行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檢查、CT檢查等,必要時可行經皮穿刺造瘻術、腹膜透析置管術等。綜上所述,多種檢查手段結合才能最終確診尿毒症。一旦確診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比如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藥物改善水腫症狀,或者予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延緩疾病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