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說明病情已經比較嚴重,此時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期。尿毒症患者的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需要藉助於機器和血管通路幫助排毒、排洩廢物,維持內環境穩定。
臨床上將慢性腎臟病分為5個時期,即1-5期,其中第5期為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表示腎臟功能已嚴重受損,需終身透析替代治療。因此,當出現尿少、無尿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處理。
原因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較多,如急性或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可導致的腎傷害逐漸加重,最終發展至尿毒症階段;另外雙側輸尿管結石、攝護腺增生症等造成尿路阻塞時,也可導致腎臟損害而發生尿毒症。
症狀
消化系統
由於胃腸道水腫及血中代謝產物瀦留,常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口腔黏膜潰瘍、皮膚瘙癢等症狀。
心血管系統
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以及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多、脈壓增大,部分患者還可伴有左心室肥厚、主動脈狹窄與關閉不全、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
血液系統
因貧血常見,故面色蒼白、乏力、頭暈、耳鳴較為普遍。少數患者以貧血為首發表現,甚至長期未發現其他臟器異常。
呼吸系統
可有氣短、咳嗽、咯痰、胸悶、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與繼發性肺部感染有關。
神經系統
可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下降、計算能力減弱、反應遲鈍、情感淡漠、共濟失調、幻覺、譫妄、肌肉震顫、癲癇發作等,還有可能出現走路不穩、反覆摔跤等情況。
內分泌系統
女性患者可出現月經失調、閉經、不孕,男性可有陽痿、早洩、乳房發育等現象,可能與體內荷爾蒙改變有關。
骨骼系統
因鈣磷代謝失衡,可致骨質疏鬆並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痠痛,嚴重者可併發骨折。若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則可出現手足抽搐、口渴、多飲等症狀。
其他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低血壓、電解質平衡失調、營養不良、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高磷血症、凝血機制障礙等併發症。
對於存在尿毒症的情況,應遵醫囑選擇合適的藥物控制病情進展,如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利尿劑改善水腫、高血壓。同時還要注意避免擅自用藥,以免藥不對症影響療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