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尿常規、24小時尿量測定等尿檢專案通常可以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尿毒症。但若想要確診為該疾病,則需要進行血生化檢查、腎臟病理學檢查等。
透過尿常規、24小時尿量測定等尿檢專案通常可以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尿毒症。但若想要確診為該疾病,則需要進行血生化檢查、腎臟病理學檢查等。
一、僅憑尿檢結果可輔助診斷的情況
尿常規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除水分外無其他物質存在,而尿毒症患者由於腎功能受損,導致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在尿液中可能檢測到肌酐升高或尿比重降低等情況,此時有助於醫生對病情的初步判斷。
24小時尿量測定
正常人每天生成的原尿量與濾過尿液大致相等,且24小時內排出的總尿量約50-75ml。如果出現尿毒症的情況下,會導致身體內的水鈉瀦留,從而引起水腫以及血壓升高的情況發生,並且還會伴有夜尿增多的現象。因此,透過對24小時尿量的測定,還可以幫助醫生明確是否患有該病。
二、需結合多項檢查才能確診的情況
血生化檢查
如血清鈣、磷、鎂、鐵、鋁等增高;血糖、肝酶異常及同工酶改變;副甲狀腺素增高等。此外,還可有低白蛋白血症、營養不良、高尿酸血症、高鉀血症、低鈣血症、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表現。
腎臟病理學檢查
包括光鏡、電鏡和免疫熒光檢查,其中以組織標本光鏡下可見系膜細胞和內皮細胞灶性增生或瀰漫增生,伴不同程度的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等改變為主。
除了上述常見情況外,若懷疑自身存在此病,還應積極完善CT、超音波、心電圖等相關檢查,綜合分析後予以排除或確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