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的嘔吐可能是由於消化系統症狀引起,如胃腸道不適、代謝性酸中毒等。但也有可能是呼吸系統症狀導致,例如上氣不接下氣,或者是與原發病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
消化系統
胃腸道不適
由於腎臟功能異常,無法正常排出體內毒素和廢物,造成胃腸道負擔加重,可引發噁心、嘔吐等症狀。此時需要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比如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或使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代謝性酸中毒
當血液中的pH值降低時,就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頭痛、嗜睡、肌無力以及關節疼痛等情況發生。而尿毒症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會出現血鉀升高、血磷升高,從而誘發酸中毒的情況。此時應積極補充液體,並且要控制入量,以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必要時需遵醫囑應用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補鉀,或者使用複合α-酮酸片抑制PTH分泌,防止骨鈣丟失及病理性骨折的發生。
其他情況
如果存在高鉀血症,則可能會因血鉀濃度升高而導致心跳緩慢、心律不整甚至心臟驟停等情況發生。此外,還可能出現胸悶、頭暈目眩、昏迷等症狀。對此應及時進行降鉀處理,常用包括呋塞米(Furosemide)在內的多種利尿劑促進鉀排洩,同時注意避免使用保鉀類藥物,如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
呼吸系統
若患有尿毒症的同時合併肺部感染,就可能會影響正常的通氣換氣功能,進而出現呼吸困難、缺氧等問題,也會有上述表現。一般還會伴有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表現為神志模糊、煩躁不安甚至休克等。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透過靜脈注射抗生素類藥物來改善,比如可樂必妥(Levofloxacin)、頭孢曲松(Ceftriaxone)等。
原發病
尿毒症本身並不會直接對身體產生影響,但會導致腎臟失去排毒能力,使體內的有毒物質在身體內大量堆積,進而會對多個器官組織造成傷害,最終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較為重要,可以透過腹膜透析或是腎臟移植等方式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品質。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護理措施,飲食方面儘量以低蛋白為主,還要限制水分和鹽分攝入,以免增加水腫、高血壓等情況發生的機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