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併發症胃出血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衰竭,體內代謝終末期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當出現尿毒症併發胃出血時,可能是由消化道潰瘍、壓力性潰瘍、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等因素導致。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衰竭,體內代謝終末期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當出現尿毒症併發胃出血時,可能是由消化道潰瘍、壓力性潰瘍、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等因素導致。

原因

消化道潰瘍

若患有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或幽門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在尿毒症的影響下可使病情進一步加重,從而引發胃出血的情況發生。

壓力性潰瘍

在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是嚴重的創傷、手術、大面積燒傷、休克等原因所誘發的急性的消化道黏膜潰瘍,此時如果合併有尿毒症,則會增加壓力性潰瘍的發生機率,並且還會加快潰瘍的發展速度,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胃出血等情況發生。

3.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因肝硬化失代償期、血吸蟲病、寄生蟲感染等多種因素所致,是急危重症,主要表現為突發大量嘔血和黑便,同時伴有血壓下降、脈搏細弱、冷汗淋漓、失水、電解質紊亂等症狀,此時如合併有尿毒症,也會出現上述情況。

治療

對於存在以上疾病的患者,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積極接受針對性治療。例如針對消化道潰瘍的患者,可以遵醫囑應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泮託拉唑鈉腸溶膠囊等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斯克拉非(Sucralfate)保護胃黏膜等方法來改善不適症狀。而對於壓力性潰瘍的患者,則需根據醫生指導採取輸注凝血因子以及使用傳明酸(Tranexamic acid)止血的方式進行處理。另外若是存在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的患者,必要時還需要透過三腔兩囊管、套扎療法等方式來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還可能與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有關,建議及時就醫以明確病因並開展相應的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進食粗糙、堅硬的食物,以免傷害胃腸黏膜,還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緊張、焦慮。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