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少尿怎麼處理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患者出現少尿的情況時,通常提示腎功能傷害嚴重。此時需及時明確導致少尿的原因,並針對原因進行相應治療,常見病因包括原發性因素以及繼發性因素,如心臟衰竭、高血壓、高鉀血症、酸中毒等。

尿毒症患者出現少尿的情況時,通常提示腎功能傷害嚴重。此時需及時明確導致少尿的原因,並針對原因進行相應治療,常見病因包括原發性因素以及繼發性因素,如心臟衰竭、高血壓、高鉀血症、酸中毒等。

原發性因素

急性左心衰

若因尿毒症合併有慢性心臟病引起急性左心衰,可表現為尿量減少,還可伴有呼吸困難、缺氧等症狀。此時需要立即給予吸氧、強心利尿等治療,以改善患者的症狀,常用藥物包括洋地黃類強心劑,如西地那非(Sildenafil)等,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等。

高血壓

如果由於血壓控制不佳或應用了影響腎臟的藥物,而導致尿毒症少尿,常會伴隨頭痛、頭暈等不適表現。此時應監測好血壓水平,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藥物,將血壓維持在合理範圍之內,常用的藥物包括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高鉀血症

對於存在尿毒症的患者而言,若未遵醫囑使用排鉀藥物或者出現了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情況,則可能會誘發高鉀血症,從而造成少尿現象。此時需要積極改善電解質紊亂,可在醫生指導下靜脈注射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降低血鉀濃度,同時配合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等利尿劑促進鉀排出。

酸中毒

當尿毒症患者出現酸中毒時,也會表現出少尿的症狀,同時還可能伴隨乏力、食慾減退等不適。此時應及時補液並鹼化血液,以免病情加重,可以遵醫囑靜脈注射枸櫞酸鹽複合製劑改善酸中毒。

繼發性因素

低灌注

若因營養不良等原因而造成的低白蛋白血症,或者是合併有腫瘤等情況,均有可能會造成尿毒症少尿的現象。此時需要加強營養支援,適當補充蛋白質和白蛋白,必要時可行腹腔置管補充白蛋白。而對於合併有腫瘤的患者,則應在醫生指導下儘早行手術切除病灶。

阻塞性因素

如尿路結石、狹窄、阻塞等因素均可導致尿毒症少尿,此時則需要透過體外碎石等方式去除結石,解除阻塞後,尿液可恢復正常排出。

此外,還可能是由於神經源性因素所致,如各種顱腦病變引起的尿毒症少尿,此時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如顱內出血者,早期應該臥床休息,予以止血、脫水、降顱壓等對症支援治療,待生命體徵平穩後再考慮透析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