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喝水多的情況可能是由於飲水過多、排尿增多導致的。但也可能與飲水量無關,是由於繼發了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症候群、糖尿病腎病等疾病所致。
可能和飲水有關
飲水過多
若尿毒症患者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則可能導致水分攝入增加而引起尿液生成較多,從而出現尿頻、尿急等症狀。此時應控制水的攝入,並及時監測病情變化。
排尿增多
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嚴重,可導致體內代謝廢物及毒素無法正常排出,在經過消化系統時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進而影響到正常的食慾以及味覺。同時還會對血液系統造成影響,使紅血球生成減少而導致貧血情況發生。隨著疾病的進展,還可累及神經系統,表現為反應遲鈍、情緒淡漠或記憶力減退等現象。上述症狀均可導致身體處於缺水狀態,因此會主動要求喝更多的水來補充體內的水分。如果出現了明顯的不適症狀,建議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如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
可能和飲水無關
1.抗利尿激素異常分泌症候群:該疾病主要是指當身體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後,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並超過尿液滲透壓,此時則會出現尿崩症樣表現,包括極度口渴、大量飲水、大量排尿等。但此時並不是因為身體缺水所引起的,所以也不會出現喝水多的現象。一般可透過口服去氨加壓素(Desmopressin)、抗利尿激素(Vasopvessin)等藥物緩解。
糖尿病腎病
若患有糖尿病且未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長期高血糖水平會使腎小球濾過率增高,導致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最終形成糖尿病腎病。患病期間主要以水腫、高血壓為主,也會伴隨有蛋白尿的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甚至會引起低蛋白血症的發生,這時就會出現厭食、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為了維持身體營養物質供應可能會出現自覺喝水多的表現。需遵醫囑使用二甲雙胍(Metformin)、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片等降糖藥改善,必要時也可選擇胰島素注射液進行封閉給藥。
此外,還可能和電解質紊亂、心臟衰竭等原因有關。具體原因還需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明確判斷,然後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