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併發症心衰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患者併發心臟衰竭,主要是由於腎臟功能異常導致水鈉瀦留、電解質紊亂以及酸鹼平衡失調等。另外,長期透析治療也可能加重心臟負荷而誘發或加重心臟衰竭。

尿毒症患者併發心臟衰竭,主要是由於腎臟功能異常導致水鈉瀦留、電解質紊亂以及酸鹼平衡失調等。另外,長期透析治療也可能加重心臟負荷而誘發或加重心臟衰竭。

原因

水鈉瀦留

腎功能受損後可引起排水減少,若此時攝入鹽類食物較多,則可能導致水分在體內蓄積,出現水腫的情況。隨著液體的不斷增多,會增加心臟負擔,從而影響到心功能,最終發展為心臟衰竭。

電解質紊亂

當身體代謝性酸中毒時,會導致細胞外液呈酸性,血液中的HCO3-濃度降低,血pH值下降,容易造成高鉀血症,進而抑制起搏和傳導系統,使房室結及左右束支動作電位減慢,嚴重者還可導致心跳驟停。同時,低鈣血症可誘發遲發性的心律不整,如陣發性心跳過快、心室顫動等,均可加重或誘發心臟衰竭。

酸鹼平衡失調

若不及時改善酸鹼平衡失調,可能出現呼吸淺慢、口唇發紺等情況,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難而導致缺氧,進一步加重病情。

加重心臟負荷

若存在慢性心肌損害、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等因素,可能會導致原有心臟病加重,若此時再進行透析治療,會使心臟處於相對高壓狀態,加重了心臟的負荷,易發生心臟衰竭。

治療

對於此類情況,應及時明確原發病,並遵醫囑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避免應用有致心律不整作用的藥物。同時還應限制入水量,以減輕水鈉瀦留,緩解心臟衰竭的症狀。必要時還需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改善心臟衰竭症狀。此外,還可在醫生指導下聯合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醣祿(Acarbose)、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藥物共同治療,促使疾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