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要做哪些檢查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臟已經失去全部的功能。因此,尿毒症患者需要進行血常規、生化指標、免疫學檢測等一般檢查,還需進行微生物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特殊檢查。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臟已經失去全部的功能。因此,尿毒症患者需要進行血常規、生化指標、免疫學檢測等一般檢查,還需進行微生物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特殊檢查。

一般檢查

血常規

可發現貧血,且為缺鐵性貧血,白血球和紅血球下降,可見異形紅血球以及幼粒幼稚細胞,嗜中性球出現核左移等現象。

生化指標

包括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副甲狀腺賀爾蒙、肝功能、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鉀、二氧化碳結合力、離子分析(如鈣、鎂、磷)等。其中肌酐升高提示存在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而尿素氮可以間接反映肌酐的情況,胱抑素C不受飲食影響,不受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對早期腎傷害比肌酐更敏感,能較早地反映腎臟變化;胱抑素C水平與腎小球濾過率呈正相關的關係,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增高,當胱抑素C大於100 μg/L時,則高度懷疑為尿毒症;對於高脂血症及糖尿病人群,還應監測血糖、三酸甘油脂、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專案。

免疫學檢測

如類風溼因子、抗核抗體、抗嗜中性球胞質抗體等自身抗體,評估是否存在其他系統累及情況。

凝血功能

由於長期血液透析會造成維生素K缺乏,容易導致出血傾向,所以要定期複查血常規、凝血功能。

特殊檢查

微生物學檢查

尿毒症患者常合併有肺部感染、真菌感染等情況,需完善病原學培養,根據藥敏試驗結果指導臨床用藥。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胸部X光片、CT檢查、超音波心動圖、心電圖等,以明確是否有肺炎、心包炎、心臟衰竭等情況。

此外,還需要做腹腔靜脈瘻造影、血管通路型別檢查、心臟彩色超音波、腦部CT等相關檢查。建議尿毒症患者及時就診於腎內科,在醫生指導下透過口服藥物或者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常用的口服藥物有呋塞米(Furosemide)、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必要時可行腎臟移植術進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