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具有排毒功效的中藥進行治療。但單純透過藥物無法控制病情進展,還需積極採取其他措施延緩疾病發展。
尿毒症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具有排毒功效的中藥進行治療。但單純透過藥物無法控制病情進展,還需積極採取其他措施延緩疾病發展。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階段而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少尿、無尿等症狀。中醫認為該病的發生與先天不足、後天失養等因素有關,會傷害腎臟精氣,導致水液代謝紊亂,並引起水腫、腹脹等不適症狀。臨床上常用的排尿毒藥包括大黃、龍膽草、白朮等中藥材,能夠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改善上述情況。但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嚴重,容易發生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的情況,單純依靠藥物可能無法達到較好的效果,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體格檢查等明確診斷,然後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西藥進行針對性地治療,以促進體內毒素排出、改善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等情況。
此外,對於存在心臟衰竭、高鉀血症等疾病的尿毒症患者而言,還需要嚴格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方式處理,以免加重原有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