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在春季時可以吃的藥物包括利尿劑、促紅素、降壓藥、鈣拮抗劑等。此外,對於尿毒症的治療還需結合血液透析或腎移植進行。
利尿劑
如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可抑制遠曲小管對鈉和氯的重吸收而產生排鈉利尿的作用,從而降低血容量、血壓以及髓質間液生成,起到利尿消腫的效果。但需注意服用期間可能會出現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建議定期監測電解質情況。
促紅素
主要成分為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適用於中至重度腎功能不全導致貧血的患者,能促進骨髓中的造血細胞增殖分化為成熟的紅血球,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及體徵,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質。
降壓藥
由於大部分尿毒症患者會出現高血壓的情況,因此需要遵醫囑使用降壓藥控制血壓水平,常見有卡托普利(Captopril)、益壓穩(Enalapril)等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類藥物,硝苯地平(Nifedipine)、琥珀酸鹽美托洛爾(Metroprolol succinate)等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類藥物。此類藥物透過擴張動脈血管和平滑肌上的鈣離子通道,使周邊阻力血管擴張,從而達到降壓效果。
鈣拮抗劑
常用藥物有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心舒平(Verapamil HCl)等,可透過阻斷電壓依賴性鈣通道發揮其藥理作用,從而緩解心律不整、快速性心律不整等情況。
其他
若存在高鉀血症,則應遵醫囑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進行治療,有助於將多餘的鉀離子排出體外,同時還能防止因低鈉引起水腫加重的情況發生。
除上述常見的藥物外,患者還可遵醫囑應用類固醇、抗生素類藥物等,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品質。但由於每位患者的個人體質不同,具體用藥也有所差異,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