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症狀、成因與治療措施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04
妊娠高血壓的症狀包括高血壓、蛋白尿、頭痛、視覺障礙和上腹痛。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降壓治療、鎮靜止驚治療、降糖治療、降蛋白尿治療以及胎兒監護。

妊娠高血壓的症狀包括高血壓、蛋白尿、頭痛、視覺障礙和上腹痛。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降壓治療、鎮靜止驚治療、降糖治療、降蛋白尿治療以及胎兒監護。

妊娠高血壓症狀表現介紹

妊娠高血壓的症狀包括高血壓、蛋白尿、頭痛、視覺障礙和上腹痛。這些症狀可能提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進行確診和治療。

高血壓

妊娠期高血壓是由於胎盤產生的生長因子、發炎細胞因子等導致腎小球內壓力增高,進而影響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引起水鈉瀦留。當血壓持續升高時,會增加心臟負荷,使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壓力增大。該症狀通常出現在孕婦的上肢或下肢動脈處,可伴有耳鳴、眩暈等症狀。

蛋白尿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過正常範圍,可能是腎臟過濾功能異常引起的。妊娠期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微血管痙攣和缺血,從而影響腎小球濾過膜的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導致蛋白質漏出。蛋白尿可能在任何時間出現,但常見於早晨起床後的一段時間內。患者可能會注意到尿液顏色改變或泡沫增多。

頭痛

妊娠期高血壓會引起腦部血管收縮和擴張不協調,導致顱內壓增高,引發頭痛。此外,血壓過高還會使腦血管痙攣,進一步加重頭痛的症狀。頭痛通常位於額頭或兩側太陽穴區域,有時可放射至枕部。

視覺障礙

妊娠期高血壓會影響眼底血管的血液循環,導致視網膜水腫和出血,引起暫時性的視力模糊或視野缺失。這些症狀可能突然發生,與體位變化有關,例如從平臥位變為直立位時。

上腹痛

妊娠期高血壓還可能導致胃腸平滑肌痙攣,引起上腹部疼痛。這主要是因為血壓上升導致全身各器官的供血量減少,胃腸道的血液供應也會相應減少,從而引起疼痛。疼痛一般集中在上腹部,可能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

針對妊娠高血壓,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眼底檢查以及血壓監測。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壓血泰(Labetalol)、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降壓藥,需遵醫囑使用。孕婦平時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方面要低鹽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他命C及葉酸,有助於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風險。

妊娠高血壓的原因

妊娠高血壓可能是由遺傳因素、營養不良、腎動脈狹窄、妊娠期糖尿病或慢性高血壓病史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遺傳因素

妊娠高血壓可能與家族史有關,若父母一方或雙方患有妊高徵,則子女患病的風險會增加。有家族史的孕婦應定期監測血壓,並注意生活方式調整,如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

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導致身體處於應激狀態,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進而引起血壓升高。針對營養不良引起的妊高徵,可透過補充蛋白質及電解質來緩解症狀。例如,可適當食用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會導致腎臟血流量減少,為了維持身體正常功能,心臟需要提高血壓來保證足夠的血液供應,從而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的現象。對於腎動脈狹窄所致的妊高徵,手術治療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如經皮介入治療或開放手術。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抵抗和胎盤產生多種抗胰島素物質,導致血糖控制不佳,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引起小血管病變,影響子宮胎盤循環,導致血壓上升。孕期透過飲食管理、運動以及必要時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建議孕婦均衡膳食並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

慢性高血壓病史

慢性高血壓病史者,其血壓水平持續高於正常範圍,在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和全身血流動力學改變進一步加重了血壓升高的程度。對於慢性高血壓的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進行治療,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拉貝洛爾(Labetalol)等。

孕婦應注意定期產前檢查,以早期發現和處理妊高徵的相關風險因素。推薦進行尿常規、腎功能檢測以及電解質分析,以評估腎臟狀況和體內電解質平衡。

妊娠高血壓的治療

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降壓治療、鎮靜止驚治療、降糖治療、降蛋白尿治療以及胎兒監護。如果血壓持續升高或出現其他併發症,應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指導。

降壓治療

透過藥物如壓血泰(Labetalol)、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控制血壓,根據個體情況調整劑量。這些藥物能夠直接或間接作用於外周血管平滑肌細胞,擴張周邊動脈,降低心臟後負荷,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

鎮靜止驚治療

使用非那根、異丙嗪(Promethazine)等鎮靜劑以減輕孕婦的焦慮和不安情緒,並預防抽搐發生。上述藥物具有中樞抑制作用,能緩解因妊娠高血壓引起的神經系統症狀。有助於穩定患者的情緒狀態,進而改善血壓水平。

降糖治療

透過口服或注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具體用藥需遵醫囑。該措施可以減少高血糖對母體及胎兒造成的損害,幫助控制妊娠期高血壓並預防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降蛋白尿治療

採用飲食療法結合藥物治療的方式進行干預,包括低鹽飲食以及服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藥物。此措施旨在透過減少腎臟內發炎反應和保護腎功能來控制蛋白尿,進一步減緩病情進展。

胎兒監護

定期監測胎兒心率和子宮收縮情況,必要時進行生物物理評分評估胎兒健康狀況。此舉可早期發現胎兒窘迫或其他併發問題,並採取相應處理措施以保障母嬰安全。

在妊娠期間出現高血壓時,應避免食用高鈉食物,如醃制品,以減少水腫風險。建議增加富含葉酸的食物攝入量,如深色綠葉蔬菜,以輔助管理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如何去預防

妊娠高血壓可以透過定期產前檢查、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避免高鹽飲食等措施進行預防。

定期產前檢查

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可以監測孕婦的血壓、尿蛋白等指標,早期發現並處理妊娠高血壓。建議按照醫生建議的時間表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

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有助於維持體重和血糖水平,減少妊娠期併發症的風險。孕期應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並避免過量攝入鹽分和糖分。

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妊娠期水腫和高血壓的發生。孕期內可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散步、瑜伽等,並注意不要過度勞累。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恢復體力,提高免疫力,對胎兒健康有益。孕期應注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盡量避免熬夜。

避免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會導致體內水分瀦留,增加妊娠期水腫和高血壓的風險。孕期應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醃制品,多選擇新鮮食材並合理搭配調料。

若出現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評估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