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血常規、生化全項等血液檢查指標,以及腎臟穿刺病理活檢等方式進行檢查,可以幫助判斷是否患有尿毒症。如果患者經過一系列的臨床檢查後,並沒有發現異常的情況,則通常可以初步排除尿毒症。
血液檢查指標
血常規
由於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而導致血紅素下降,白血球增高或減少,嗜中性球降低等情況,在明確診斷為慢性腎衰竭以後,需要進一步做透析前評估,此時需完善血常規檢查。
生化全項
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等專案,當出現明顯的高鉀血症、低鈣血症、酸中毒時,可考慮是尿毒症導致。
免疫學檢測
如抗核抗體譜、補體C3及C4、IgG、IgM、IgA、類風溼因子、抗嗜中性球胞漿抗體等,對於合併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有助於確診是否存在尿毒症。
影像學檢查
在臨床上主要以腹部超音波為主,觀察雙側腎臟大小、皮髓質界限清晰程度、是否有結石、積水、腫瘤等情況,幫助鑑別原發性和繼發性因素引起的腎臟損害,從而輔助診斷尿毒症。
心電圖檢查
因為多數尿毒症患者的代謝性酸中毒會導致心率減慢,同時也會伴有房室傳導阻滯,部分患者還會有左束支傳導阻滯的表現,所以可以透過心電圖來輔助診斷。
其他檢查
腎臟穿刺病理活檢
即經腹壁皮膚穿刺,利用穿刺針進入人體,取出少量病變組織來進行病理性檢查,能夠準確地辨別出各種類型的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各種疾病,也可以作為終末期腎病患者選擇何種透析方法的依據。
同位素顯像
常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顯影劑靜脈注射,結合相應的臟器的功能測定,對各系統的疾病作出定性定位診斷,如甲狀腺核素稀釋試驗可用於甲亢與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的鑑別診斷。
此外,還有胸部X光、CT等相關檢查,均可以幫助醫生排查尿毒症。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項檢查並不能直接確診為尿毒症,而是起到輔助作用,一旦懷疑存在此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並積極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