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不是傳染病,不會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尿毒症是指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由於腎功能受損嚴重而出現的一系列併發症的總稱,此時患者常需要進行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
原因
遺傳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多數成員患有慢性腎臟病,在後代中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普通人群。
代謝性疾病
如糖尿病腎病等,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導致終末期腎病的發生。
原發性腎絲球腎炎
包括IgA腎病、膜增殖性腎絲球腎炎、狼瘡腎炎等,此類疾病的預後不佳,病情遷延不愈,最終可能進入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
繼發性腎病
如高血壓腎損害、系統性紅斑狼瘡腎損害、B型肝炎相關性腎炎等,這類患者的免疫機制異常,容易併發急進型腎炎和慢性腎衰竭。
其他情況
如急性間質性腎炎、過敏性紫斑性腎炎、澱粉樣變性腎病、安卡性腎炎等,均可引起尿毒症的情況。
治療
一般治療
尿毒症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的原則,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藥物治療
針對病因採取相應的藥物治療,比如控制血糖水平,使用類固醇加環磷醯胺衝擊療法治療狼瘡腎炎;對於存在高鉀血症者,可以遵醫囑服用降鉀藥物,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
腹膜透析
指將患者的腹膜作為半滲透膜,利用腹腔內的血液循環建立一條經皮穿刺的途徑,將配製好的透析液經過導管持續引入患者的腹膜腔內,並保留一定的時間,然後拔出導管,再讓病人排空腹透液,如此反覆進行,以達到清除體內代謝廢物、改善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
血液透析
指利用人工方法透過血管通路把血液從動脈端引出,流經體外循環裝置,血液與透析液充分進行物質交換後再回輸至靜脈系統的一種治療方法。
當患者明確診斷為尿毒症時,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各項檢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貽誤病情。另外,患者平時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幫助延長生存時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