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自己是否有尿毒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尿毒症,可以透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進行初步判斷。建議患者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並積極治療。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尿毒症,可以透過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進行初步判斷。建議患者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並積極治療。

臨床表現

消化系統

由於尿素(Urea)在胃內被分解為氨,所以可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由於血鉀升高,會出現厭食、極度口渴、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情況,嚴重者還會表現為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和急性左心衰竭等。

血液系統

由於貧血症狀逐漸加重,且發展迅速,主要與紅血球壽命縮短有關,因此早期可能無明顯貧血,但隨著病情進展而呈正色素性正細胞性貧血,晚期呈大細胞性貧血,伴有臉色蒼白、乏力、消瘦等症狀。

呼吸系統

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頭暈、肌無力、痛覺減退、注意力下降等症狀。若酸性代謝產物不能排出體外,則會導致呼氣中帶有尿味,甚至出現意識障礙、昏迷等情況。

其他方面

此外,還可出現麻木、刺痛感,以及四肢感覺減退、肌肉萎縮、痙攣、關節疼痛、皮膚乾燥、彈性差、毳毛生長、皮下水腫、血壓降低、血糖升高等情況。

實驗室檢查

腎功能檢查

如血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血β2微球蛋白及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水平測定等。其中胱抑素C不受飲食影響,可以較好地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其水平增高提示存在慢性腎臟病,而慢性腎臟病往往可發展為尿毒症。

尿常規

包括尿量、顏色、透明度、pH值、酸鹼度、白血球、紅血球、上皮細胞數、管型形態和數量、結晶形成與否等。當尿比重增加、固定在高值時,應考慮尿崩症、糖尿病、高鈣血症、低血鈉症的可能;若出現大量蛋白尿則可能是腎病症候群所致;若發現較多紅血球或顯微鏡下每高倍視野有5個以上的紅血球,表明可能存在慢性腎盂腎炎;若出現明顯的尿糖陽性,則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

其他檢查

還可以透過腎臟超音波、靜脈抽血查鐵、血生化、骨髓穿刺等方式輔助診斷,以明確是否存在尿毒症的情況。

綜上所述,對於懷疑自身存在尿毒症的人群,需要引起重視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以免延誤病情。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做好護理措施,避免進食高鹽食物,如鹹菜、臘肉等,也要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毒性的藥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