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刺癢不一定是尿毒症。引起皮膚瘙癢的疾病較多,如膽汁淤積性黃疸、神經精神因素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瘙癢症,以及蕁麻疹、疥瘡、瘙癢病、蝨病、接觸過敏原導致的過敏反應,還有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濕疹樣皮膚炎等。
非病理原因
膽結石
由於肝內外膽管及膽囊腔被結石填塞,可刺激Oddi括約肌痙攣,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部分患者還可伴有全身發癢的症狀。
神經精神因素
常由焦慮、憂鬱、強迫、驚恐發作、睡眠障礙及自律神經失調等心理因素誘發或加重,有時也會有身體刺癢的表現。
病理原因
蕁麻疹
是皮膚黏膜由於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發生的局限性水腫,通常與食物、藥物、吸入物或者系統性疾病等原因有關,也可能因慢性隱匿性病灶(如扁桃腺炎)急性發作、物理因素(冷熱、日光)和精神因素等因素所誘發,表現為大小不等、形狀不定的風團,周圍環繞紅暈,多數患者同時伴有明顯的觸痛感、灼燒感、刺癢感。
疥瘡
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寄生所引起的傳染病,可透過密切接觸傳播,以皮膚薄嫩部位最易受累,臨床表現以丘皰疹為主,並伴劇烈瘙癢。
瘙癢病
是一種僅有皮膚抓痕而無自覺性搔癢的皮膚病,可能與神經感覺異常、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平衡失調有關,也可能是由某些物質致敏後,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遲髮型過敏反應所致。
蝨病
是由人類頭蝨、體蝨和陰蝨叮咬皮膚而導致的寄生蟲病,其中陰蝨主要寄生於肛門和外生殖器處的毛髮叢中,夜間更為活躍,開始時可只在外陰部出現,逐漸蔓延至會陰、臀部及大腿內側,除區域性瘙癢外,一般無其他症狀。
過敏反應
若食用魚蝦、螃蟹、芒果等容易導致身體過敏的食物,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從而造成刺癢的情況。
濕疹樣皮膚炎
通常是由於長期異位性素質者多次反覆接觸橡膠制品、石油類化學產品等物質,對皮膚產生不良刺激,繼而引發濕疹樣改變,伴隨明顯刺癢的症狀。
如果懷疑存在尿毒症,建議及時到醫院腎內科就診,完善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血液生化六項檢查等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再進行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