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臟功能嚴重受損。臨床上常使用利尿劑、鈣通道阻滯劑等西藥進行對症處理,並聯合普賴鬆(Prednisone)、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抑制免疫反應和減輕水腫;或使用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等中成藥輔助改善症狀。
西藥
利尿劑
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可以增加排出體內水分,降低血容量及心排出血量,從而減少蛋白尿,緩解高血壓等症狀。
鈣離子拮抗劑
常用有硝苯地平(Nifedipine)、非洛地平(Felodipine)等,可擴張血管,用於降壓治療,防止因血壓升高導致腦、心臟、腎臟灌注不良的情況發生。
α-感受器阻滯劑
如定脈平錠(Terazosin HCl)片、鹽酸哌唑嗪片等,透過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鬆弛血管平滑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β-感受器阻滯劑
如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康肯膜衣錠(Bisoprolol)等,能夠減慢房室結傳導,減低心輸出量,控制心率,適用於伴明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患者。
促紅血球生成素
如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對於存在貧血的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紅血球生成,改善貧血狀態。
活性維生素D製劑
如愛康鈣(Alfacalcidol)、磷能解錠(Sevelamer)等,能刺激腸壁增加鈣吸收,還能促進小腸黏膜細胞對鈣的攝取與重吸收,有助於維持身體鈣磷代謝平衡。
抗生素類
若合併細菌感染,還可遵醫囑應用鉀鹽青黴素V(Penicillin V potassium)、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藥物進行抗炎治療。
其他
尿毒症患者還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等情況,需根據具體表現及時補鈉、補鉀、補鎂等,以調節水電解質水平。此外,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藥物改善酸中毒,必要時還需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替代療法清除體內毒素。
中藥
抑制免疫反應
尿毒症患者常存在異常免疫應答,可表現為自身抗體產生以及T淋巴細胞數量和功能異常。臨床常用的激素類藥物包括普賴鬆(Prednis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琥珀酸鈉注射液等,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
減輕水腫
尿毒症患者由於腎臟功能障礙,常出現水腫情況,可遵醫囑服用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來減輕水腫。
保護重要臟器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因此需注意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和發展。可遵醫囑服用金水寶膠囊、百令膠囊等中成藥,具有一定保護作用。
其它
建議尿毒症患者定期複查,以便於早期發現併發疾病情的變化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