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尿毒症手冷的症狀時,主要考慮與水電解質失衡、低血壓、末梢循環障礙、腎臟疾病加重有關。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根據具體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
水電解質失衡
由於尿毒症患者腎功能衰竭,導致身體代謝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無法排出體外,容易造成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發生。如果體內缺乏鉀元素,則可能會引起低血鉀症狀,從而影響正常神經功能,可表現為手腳發冷的現象。此時應及時補鉀處理,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緩釋鉀(Potassium chloride)等藥物緩解不適。
低血壓
對於存在嚴重腎功能傷害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在進入透析階段後仍然有少部分人群會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但如果血壓升高較為明顯,則會造成心臟負擔增加,使血液循環不暢而引發手足部位供血不足,也會表現出上述症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壓類藥物,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予以改善。
末梢循環障礙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若未積極接受治療則會導致毒素堆積於身體各處,尤其是大量囤積於四肢末端,會進一步影響肢體末端血液執行,從而誘發手冷、麻木等症狀。此時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血液清潔治療,以清除體內多餘毒素。
腎臟疾病加重
若本身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沒有及時接受治療或病情持續進展,則有可能發展為尿毒症。而在患病期間若經常吃高鹽食物或者飲水量過少的情況下,就會影響腎臟濾出和排洩功能,還會加重腎臟負擔,甚至會直接影響腎臟正常生理功能,從而誘發上述現象。因此日常生活中應減少食用醃製食品,並注意補充水分,必要時也可遵醫囑口服醣祿(Acarbose)等藥物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此外,中醫認為可能是氣血兩虛所導致,建議此類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還應注意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