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貧血的原因較多,可能與促紅血球生成素增加、鐵缺乏、葉酸和維他命B12缺乏、造血原料利用障礙等有關。另外也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導致的貧血,如慢性失血。
非透析患者
促紅血球生成素增加
由於在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腎功能嚴重受損,腎臟分泌的促紅血球生成素減少,而身體為了代償這一改變,可使肝臟產生更多的促紅血球生成素,從而刺激骨髓造血,引起繼發性紅血球增多,造成溶血性貧血。
鐵缺乏
由於長期慢性病程,以及胃腸道吸收不良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身體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進而發生缺鐵的情況。同時由於長期應用類固醇治療,抑制了鐵從腸回吸收到血液中去,進一步加重了體內鐵的負平衡,最終導致嚴重的缺鐵性貧血。
3.葉酸和維他命B12缺乏:正常情況下,葉酸和維他命B12是DNA合成所必需的物質,若身體內這兩種成分缺乏,則會導致DNA合成障礙,影響造血功能,進而誘發巨幼細胞性貧血。
造血原料利用障礙
當體內的鐵、葉酸、維他命B12和其他造血原料都處於充足狀態時,才能進行正常的造血。但在尿毒症患者的身上,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主要是因為各種代謝廢物無法排出,在體內堆積,對造血系統造成了損害所致。
透析患者
如果尿毒症患者接受規律且充分的透析治療,並遵醫囑使用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延胡索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等藥物改善貧血,一般可以改善貧血的症狀。但如果未按照醫生指導服用相關藥物,或者僅偶爾進行血液透析,此時可能會因營養補充不及時等原因而導致貧血情況加重。
除了以上常見因素外,還可能是由於慢性失血引起的,比如消化道出血、痔瘡出血等情況均可導致患者出現上述不適。建議此類患者積極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