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檢查怎麼判斷尿毒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檢是診斷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尿液中出現紅血球、蛋白尿、尿膽原增加、尿糖陽性等指標變化時,可懷疑存在腎臟疾病,而當患者出現血肌酐升高達到707μmol/L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15-20ml/min時,則可以確診為尿毒症。

尿檢是診斷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尿液中出現紅血球、蛋白尿、尿膽原增加、尿糖陽性等指標變化時,可懷疑存在腎臟疾病,而當患者出現血肌酐升高達到707μmol/L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15-20ml/min時,則可以確診為尿毒症。

紅血球增多

由於慢性腎衰竭的病人會出現貧血的情況,所以通過觀察紅血球數值是否異常增高來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尿毒症的可能性。如果紅血球增多,並且伴有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16%,網織紅血球數增高或者出現幼粒細胞,尤其是莫雷納氏胞核巨幼紅血球,則可能存在尿毒症的可能。

蛋白尿增多

因為大量蛋白質從腎臟丟失會導致低蛋白血症,從而引起膠體滲透壓降低,導致水腫和腹水等症狀,此時可透過尿常規進行檢測,若發現尿蛋白呈(+++)以上,則提示有尿毒症發生的可能性。

尿膽原增加

正常情況下,在血液中會將大部分的膽紅素經過肝臟代謝後排出體外,但部分不能被完全代謝的膽紅素則會被重吸收入血,形成間接膽紅素,再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當患有尿毒症時,會使體內大量的毒素無法排出而導致間接膽紅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加,此時就會出現尿中有較多的尿膽原情況發生。

尿糖陽性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時,長期高血糖會引起腎臟病變,最終發展成尿毒症。因此,對於糖尿病病史較長的患者,需定期複查尿常規,以明確是否有尿糖陽性的現象。

除了上述指標之外,如出現明顯的高血壓、心臟衰竭等情況,也可幫助醫生初步判斷病情。但由於尿毒症的確診需要結合其他實驗室檢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電解質水平以及動脈抽血查血清內源性肌酸磷酸激酶(CK-MB)、血型鑑定及交叉配血試驗等,還需完善超音波心動圖、胸部X光片等相關影像學檢查,最後綜合各項檢查結果才能確定是否患有尿毒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