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症狀的原因較多,可能是由於代謝產物刺激、藥物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導致。還可能與神經性皮膚炎、蕁麻疹、瘙癢症、過敏性紫斑這類疾病有關。
非疾病因素
代謝產物刺激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受損嚴重,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無法排出體外而堆積在體內,從而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刺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癢症狀。
藥物因素
部分抗感染或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藥物中含有賀爾蒙成分,如普賴鬆(Prednisone)等,可能會透過增加汗液分泌來降低體溫,若長期使用則可能導致尿毒症患者出現輕微瘙癢的症狀。
疾病因素
神經性皮膚炎
又稱為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常見的以精神、神經因素密切相關的一種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瘙癢和皮膚苔蘚化,抓撓後會出現脫屑等症狀,可伴有排洩物增多的情況。
蕁麻疹
是皮膚黏膜由於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發生的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受物理刺激等因素影響,如寒冷、熱、日光照射等,可使肥大細胞活化並釋放組胺類介質,引起小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及腺體分泌增加,並可產生瘙癢或刺痛感。
瘙癢症
是指僅有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皮損的一種皮膚病,常因皮膚乾燥等原因所致,也可見於尿毒症晚期患者,此時皮膚會變得十分敏感,稍有摩擦即可引發瘙癢。
過敏性紫斑
是由IgA、IgG、補體C3等多種免疫球蛋白沉積於真皮上層微血管所引起的系統性小血管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現包括皮膚紫斑、腹痛、關節腫痛以及腎損害等,其中約85%左右伴全身瀰漫性鮮紅色或暗紅色瘀斑樣皮疹,且自覺瘙癢。
此外,若存在濕疹、疥瘡等情況也可誘發上述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處理,緩解不適症狀。同時注意避免搔抓患處,以免繼發細菌感染,不利於病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