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血糖升高的原因較多,如胰島素抵抗、高糖血症以及糖尿病等。通常情況下,尿毒症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範圍為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如果超出此範圍,則屬於異常情況。
胰島素抵抗
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或胰島素抵抗,可引起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障礙,從而導致血糖升高。建議給予二甲雙胍(Metformin)進行治療,以降低血糖水平。
高糖血症
長期存在高糖環境會導致滲透性利尿,使腎小管細胞發生凋亡和壞死,影響腎臟濾過能力,進而造成尿毒症患者血糖持續增高。此時需要及時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可以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進行降壓治療,並聯合使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糖尿病
若患有糖尿病的時間較長,且病情較為嚴重時,也會導致血糖明顯升高。對於此類患者,應遵醫囑服用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瑞格列奈(Repaglinide)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需透過靜脈注射甘露醇(Mannitol)來保護心肌,避免加重心臟損害。
其他
當尿毒症合併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時,也可能會影響體內代謝,從而誘發血糖升高。針對這種情況,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比如口服硝苯地平(Nifedipine)、琥珀酸鹽美托洛爾(Metroprolol succinate)等藥物緩解血壓過高現象,同時配合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形成血栓。此外,還需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因血液中尿素氮、肌酐含量較高而引發噁心、嘔吐等症狀,為了減少不適感可能會大量飲水,這時會造成血糖進一步升高。因此,家屬也應注意觀察患者身體變化,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並進行針對性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