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腎功能嚴重傷害的終末期表現,此時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由於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都可能會導致腎臟功能不可逆性損害而最終發生尿毒症,因此尿毒症一般不能治好。但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可以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活品質、預防併發症等。
原因
病理改變
尿毒症患者的腎臟結構已經出現異常,如腎臟體積縮小、皮髓質界限不清等,且腎臟組織細胞纖維化,屬於不可逆病變,通常難以恢復正常形態。
器官替代作用
血液中的代謝廢物需要經過腎臟排出體外,當腎臟失去正常功能後,這些物質會在體內蓄積而導致身體各系統受累,從而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毒素在體內蓄積過多,則會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個臟器產生嚴重影響,甚至會危及生命。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高鉀血症、酸中毒等情況,需遵醫囑應用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改善酸中毒,並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或口服枸櫞酸氫鉀鈉顆粒排鉀,同時配合使用血管通透性抑制劑,如託伐普坦片降低血鉀水平。
飲食療法
日常生活中應限制攝入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梨子等,以免增加飲水量和排尿量。另外還要控制鹽和磷的攝入,避免加重水腫和高磷血症的情況。
腹膜透析
為暫時性的替代措施,可幫助清除體內多餘水分以及溶質,以減輕症狀,待條件允許時可行腎臟移植手術。
腎臟移植
將一個健康的腎臟移植給尿毒症患者,使腎臟能夠發揮正常的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方法
比如血液透析,是指利用人工半透膜模擬生物天然屏障的特性,把人體內的有害物質過濾掉,是一種有效清除病理性代謝產物、內源性毒性物質和外來毒性物質的方法。
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在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綜合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定期複查,瞭解身體狀況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此外,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休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康復能力。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