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抽血化驗可以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尿毒症。如果患者存在腎臟疾病,並且出現尿素氮、肌酐增高以及尿常規異常的情況,則可懷疑為尿毒症。
透過抽血化驗可以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尿毒症。如果患者存在腎臟疾病,並且出現尿素氮、肌酐增高以及尿常規異常的情況,則可懷疑為尿毒症。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應處於較低水平,當患有慢性腎衰竭等腎臟疾病時,由於腎臟功能受損嚴重,無法將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導致上述物質在體內蓄積過多而引起中毒症狀,如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血壓升高、水腫加重等。此時進行抽血檢查可見到尿素氮、肌酐明顯增高的結果,還可伴有血糖、血脂升高等情況。另外,對於有明確的糖尿病病史或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在病情長期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腎臟損害並逐漸發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因此,若患者既往有以上病史,近期出現相關不適症狀,需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通常情況下,確診為尿毒症後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或者靜脈給藥,常用藥物有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此外,也可考慮採取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療,能夠代替腎臟的部分排洩作用,從而延緩病情進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