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發黃不一定是尿毒症,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如果是由於尿毒症引起的面色發黃,則主要是因為腎功能衰竭、肝膽疾病等原因所致。
不是尿毒症的情況
營養不良
如果長期飲食不當或過度節食減肥等,可能會引起身體嚴重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從而出現貧血、皮膚乾燥以及臉色蒼白等症狀,並可伴有食慾減退、疲乏無力等情況。此時應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等,必要時也可遵醫囑使用葡萄糖注射液進行靜脈注射補充能量。
肝臟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藥物性肝傷害等,均可因肝細胞受損而影響其代謝功能,進而使體內有過多的膽紅素進入血液循環,表現為皮膚黏膜以及其他器官的黃染,還可伴隨噁心嘔吐、厭油膩、腹脹、乏力等症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如恩替卡韋(Entecavir)、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
心臟疾病
若患有心臟衰竭、慢性右心衰竭等疾病,患者體循環淤血會導致全身組織缺氧,也會造成膚色暗沉無光澤,還會伴隨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對此需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還要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後加重不適症狀。
其他情況
除上述常見因素外,還有寄生蟲感染、貧血等因素也可能引起此情況,需要明確具體病因後再予以相應的處理措施。
是尿毒症的情況
尿毒症是由各種晚期腎臟疾病發展到後期引起的臨床症候群,主要特徵是腎功能下降,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患者會出現食慾差、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還可能出現水腫、高血壓、貧血等情況。因此當尿毒症患者合併有消化道出血時,就會出現黑便的症狀,而這種黑色大便會隨著血液一起排出體外,所以會表現出面色發黃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一般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比如可以採取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等方式來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若是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敗血症、白血病等疾病,均有可能會影響色素沉澱,從而引發這一現象。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檢查,以排除相關疾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