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腫可能是由於飲水過多、營養不良等非疾病因素導致,也可能是過敏性水腫、腎絲球腎炎、肝硬化、甲狀腺功能減退、心臟衰竭等疾病因素所致。因此,僅透過臉腫無法判斷是否患有尿毒症。
非疾病因素
飲水過多
若在睡前大量喝水或進食含水量較多的食物,可出現晨起後臉部水腫的情況,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過於擔心。
營養不良
如果長期處於節食減肥狀態或者本身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可能會造成身體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B6,從而引起低蛋白血症以及大細胞性貧血,此時會出現雙下肢凹陷性水腫的症狀,還可伴隨畏寒、乏力等症狀。
疾病因素
過敏性水腫
通常是接觸了某種致敏物質所引起的過敏反應性疾病,如花粉、塵蟎等,會導致皮膚發生局限性水腫,通常會發生在暴露部位,比如面部、手部等,主要表現為區域性紅斑、丘疹、瘙癢及腫脹等,嚴重時還會導致喉頭水腫,進而有呼吸困難、窒息等情況。
腎絲球腎炎
是各種原因造成的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從而引起血容量增加,水鈉瀦留而出現顏面水腫的現象,並伴有少尿、蛋白尿、高血壓等表現。
肝硬化
主要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病變,可能與遺傳、飲酒等因素有關,由於肝功能受損而導致白蛋白合成減少,從而引發低蛋白血症,繼而誘發全身水腫,包括雙下肢水腫和顏面部水腫等,還可能出現腹水、黃疸、食慾不振等症狀。
甲狀腺功能減退
是由體內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所導致的代謝症候群,由於身體的新陳代謝下降,所以會出現黏膜水腫的情況,常表現為面色蒼白、眼瞼和頰粘膜水腫,同時並伴有表情淡漠、記憶力減退、關節疼痛、行動緩慢等症狀。
心臟衰竭
是一種心臟疾病發展到後期的狀態,通常是指心臟結構受到傷害,泵血功能出現異常,不能滿足全身組織基本需求,常見症狀為氣短、乏力、水腫等,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藥物緩解水腫情況。
此外,還有其他可能性疾病,需要排除。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該病可累及多個臟器和組織,當累及腎臟時可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腹腔積液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遵醫囑採取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