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是不是尿毒症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出現尿少的症狀不一定就是尿毒症,可能是由於生理因素導致的,如飲水量過少、出汗過多等。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比如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衰竭、攝護腺增生、神經源性膀胱等。

出現尿少的症狀不一定就是尿毒症,可能是由於生理因素導致的,如飲水量過少、出汗過多等。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比如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衰竭、攝護腺增生、神經源性膀胱等。

不是尿毒症的情況

飲水量過少

如果平時飲水量比較少,則會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從而引起尿液生成減少的現象。可以透過適當增加飲水量進行改善,每天建議2000-3000ml。

出汗較多

在大量運動或天氣炎熱時,可能會透過汗液排出多餘熱量,同時也會帶走身體內的部分水分,因此會出現暫時性的尿少現象。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含水量高的水果和蔬菜來緩解,如西瓜、梨子、黃瓜等。

可能為尿毒症的情況

急性腎絲球腎炎

由免疫功能紊亂或感染等因素所造成,可表現為血尿、蛋白尿等症狀,並且還會因腎臟濾水能力下降而導致尿量減少。需要遵醫囑服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藥物治療。

慢性腎衰竭

通常與糖尿病腎病或者高血壓腎病等原因有關,會造成腎臟結構受到傷害,影響到正常代謝以及排洩功能,所以會引起上述情況。需配合醫生使用醣祿(Acarbose)、貝那普利(Benazepril)等藥物治療。

攝護腺增生

屬於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雄激素水平會逐漸降低,從而刺激攝護腺腺泡上皮增生。若壓迫後尿道就會導致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情況發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柔沛(Finasteride)、坦索羅辛(Tamsulosin)等藥物治療。

神經源性膀胱

通常是神經系統病變造成的,可導致逼尿肌過度收縮,使患者出現尿瀦留、尿失禁等問題,還可伴有殘餘尿增多的表現。應遵醫囑採取導尿術或者是恥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等方式處理。

此外,還可能與泌尿系統結石、腫瘤等原因相關。一旦確診為尿毒症,需要及時配合醫生接受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