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上腺疾病是由於多種病因如皮質增生或功能減退所導致的疾病,症狀可能包括中央型肥胖和皮膚變化。診斷通常涉及多項檢查如電解質分析和超音波檢查,治療需針對具體原因進行,例如糖皮質荷爾蒙替代療法(HRT)。飲食建議因個體差異而異,一般提倡增加抗氧化劑食物如菠菜、甜菜和青花菜的攝入量。
腎上腺疾病的症狀
腎上腺疾病的症狀可能包括中央型肥胖、月亮臉、多血質外貌、痤瘡、紫紋等。由於腎上腺疾病涉及多種賀爾蒙失衡,症狀多樣,建議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診斷和治療方案。
中央型肥胖
腎上腺疾病,如庫欣症候群,由於皮質醇水平升高導致脂肪重新分佈,使得脂肪在腹部和臀部周圍堆積。該症狀表現為身體中部肥胖,包括腹部、腰部及背部,而四肢相對較瘦。
月亮臉
腎上腺皮質激素長期作用於靶器官,會導致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反饋機制失調,進而引起腎上腺皮質增生。此時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類固醇,這些賀爾蒙與臉部的感受器結合後會促進脂肪合成並抑制其分解,使臉部脂肪囤積形成“滿月”狀。主要表現在面部,尤其是眼瞼和臉頰處。
多血質外貌
腎上腺疾病的患者體內存在高水平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這會引起血壓上升和水鈉瀦留。當身體處於高壓力狀態時,腎上腺會釋放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正腎上腺素以應對威脅,這兩種物質能夠提高心率和收縮血管,從而增加心臟負荷和耗氧量。患者的皮膚可能出現紅潤、微血管擴張等現象,並伴隨有痤瘡樣皮脂溢位。
痤瘡
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減少發炎細胞因子的產生,降低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的濃度,進而減輕發炎反應。但同時也會抑制免疫應答,延緩傷口癒合過程。通常會在面部、胸部和背部出現油脂分泌增多、毛孔粗大等症狀。
紫紋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蛋白質分解,抑制其合成,若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過高,則會導致肌肉蛋白分解加速,血液中的遊離氨基酸含量增高,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引發蛋白質負平衡。長期的蛋白質負平衡會使肌肉逐漸萎縮,皮膚彈性下降,在受到壓迫或牽拉時容易形成紫色的條紋。紫紋通常出現在皮膚較為鬆弛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等處。
針對腎上腺疾病的上述症狀,建議進行血液電解質檢查、ACTH激發試驗以及腎上腺影像學檢查,如CT掃描或MRI來評估腎上腺的情況。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糖皮質荷爾蒙替代療法(HRT)或鹽皮質激素補充劑。患者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壓力,合理飲食,確保充足的睡眠,以支援身體的自然恢復和調節。
腎上腺疾病的檢查
腎上腺疾病的檢查可能需要進行尿液電解質分析、血漿電解質測定、腎功能檢查、皮質醇節律檢測、腹部超音波檢查等。由於腎上腺疾病可能影響電解質平衡和血壓,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取專業評估和治療。
尿液電解質分析
透過檢測尿液中的鈉、鉀等電解質含量,輔助診斷腎上腺疾病。患者需要留取24小時尿液樣本,並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
血漿電解質測定
該檢查可評估體內鈣、磷、鎂等離子的濃度是否正常,有助於發現是否存在電解質紊亂的情況。通常在空腹狀態下抽取血液樣本,然後將樣品送往實驗室進行分析。
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檢查包括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測量,以確定腎臟清除廢物和多餘液體的能力,對腎上腺疾病的診斷有幫助。一般情況下,在醫院或診所採集血液樣本,隨後由專業人員計算相關指標。
皮質醇節律檢測
皮質醇節律檢測用於評估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皮質醇水平是否符合晝夜變化規律,對於某些型別的腎上腺疾病有診斷意義。通常需連續監測多個早晨及晚上的皮質醇水平,有時可能需要配合醫生服用特殊藥物以影響結果解讀。
腹部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成像可用於觀察腎上腺結構異常情況,如腫瘤或其他病變。非侵入性操作,在預約時間躺平後,醫生會在肚臍周圍移動探頭以獲取影象。
上述各項檢查前,應避免攝入含咖啡因飲料至少8小時,以免影響電解質分析結果。

腎上腺疾病病因
腎上腺疾病可能由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柯興症候群、腎上腺皮脂瘤等病因引起,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腎上腺皮質增生
腎上腺皮質增生是由於腎上腺組織的病理改變導致其體積增大,這可能與遺傳、自身免疫或感染有關。這種疾病會導致腎上腺賀爾蒙分泌異常,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該病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如雙側腎上腺切除術,以去除異常增生的組織。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是指腎上腺產生的類固醇和性激素減少,影響身體對壓力的反應和正常的生理過程。這種情況可能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失衡,引起低血糖等不適症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進行替代療法,以補充體內缺乏的賀爾蒙。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由腎上腺皮質腫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醛固酮過度分泌所致,此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被啟用,血壓升高並伴有低血鉀。長期高血壓會損害心臟、腎臟和其他器官。該病常採用手術治療,如腹腔鏡下微創腎上腺切除術,以移除產生過多醛固酮的腎上腺瘤。
柯興症候群
柯興症候群也稱為庫欣症侯群,是由腎上腺皮脂長期過度分泌皮質醇所導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過量的皮質醇會引起中央型肥胖、面部痤瘡、多毛等症狀。患者可透過內源性ACTH腺瘤或異位ACTH症候群的病因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腦下垂體腺瘤需行經蝶竇腦下垂體腫瘤摘除術,異位ACTH症候群則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腎上腺皮脂瘤
腎上腺皮脂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當腫瘤體積增大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能會出現腰痛的症狀。對於無功能的腎上腺皮脂瘤,如果腫瘤較大且有明顯症狀,則建議考慮手術切除。
腎上腺疾病的診斷需透過血液和尿液檢查來評估腎上腺荷爾蒙,並可能包括ACTH刺激試驗。在確診後,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因壓力反應加劇症狀,同時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助於改善病情。
腎上腺疾病如何治療?
腎上腺疾病可以透過類固醇替代治療、鹽皮質激素替代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補充療法、抗炎藥物治療、免疫調節劑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類固醇替代治療
透過口服或注射給藥,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醫生指導調整劑量。此措施用於補充腎上腺功能不足導致的低血糖、電解質紊亂等。該方法能夠彌補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引起的生理效應缺失。對於存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患者至關重要。
鹽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透過口服給予藥物如地塞松(Dexamethasone)、氫化皮質酮(Hydrocortisone)等,以確保體內醛固酮水平正常。需定期監測患者電解質平衡情況並調整用藥量。腎上腺疾病可能導致醛固酮合成與分泌異常,引起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使用上述藥物可以改善這些失調現象,並支援腎臟維持正常血壓。
腎上腺皮質激素補充療法
在醫師指導下,長期規律服用原位類固醇進行替代治療,例如乙酸可體松(Cortisone Acetate)、腎上腺皮質酮(Prednisolone)等。這類藥物能模擬天然皮質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身體因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所致之生理狀態。適合於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等疾患引發雄激素過多症及相應臨床表現者。
抗炎藥物治療
根據醫囑選擇合適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片等,按推薦劑量服用。此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消炎等功效,有助於緩解腎上腺相關發炎反應。適用於急性期出現發燒、肌肉疼痛等症狀時。
免疫調節劑治療
由專業醫師開具處方,在監控下使用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Methotrexate ( MTX )等免疫抑制劑。該方式旨在控制特定型別腎上腺疾病的自身免疫反應。針對自身免疫性原因造成腎上腺傷害或功能障礙有效。
腎上腺疾病涉及多種病因和症狀,因此建議患者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身體負擔,影響病情恢復。

腎上腺疾病的飲食推薦
腎上腺疾病的飲食推薦因人而異,通常建議增加菠菜、甜菜、青花菜等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攝入量。此外,杏仁和鮭魚也是良好的營養來源,但並不能直接治療腎上腺疾病。
菠菜
腎上腺疾病的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菠菜,因為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但是注意不要過量攝入,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加重腎臟負擔。
甜菜
甜菜中的天然色素甜菜紅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幫助減少發炎反應,對於緩解腎上腺疾病的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效果。但不宜長期大量食用,否則可能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
青花菜
青花菜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等化合物,在經過酶促反應後可轉化為異硫氰酸酯類物質,這些物質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腎上腺疾病患者適當食用青花菜對病情恢復有好處。但不建議免洗過量食用,以避免胃腸道不適。
杏仁
杏仁中含有的豐富蛋白質、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如鎂、鋅等,能為身體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腎上腺疾病的患者在患病期間通常會出現食慾減退的情況,此時適當的吃一些杏仁,幫助增進食慾。
鮭魚
鮭魚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能透過抑制免疫細胞活性來減輕腎上腺的發炎狀態。腎上腺疾病患者可從鮭魚中攝取此類有益脂肪,並促進心血管健康。但是要注意不過敏的情況下才可以食用。
腎上腺疾病的飲食應均衡且多樣化,避免高鹽食物如醃制品,以減少水腫風險。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促進體內廢物排出,維護身體健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