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尿管鏡碎石術是一種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手術方式,透過軟式或硬式的輸尿管鏡進入泌尿系統進行碎石。該手術適用於多種病因導致的輸尿管阻塞,如結石、狹窄等。術後常見併發症包括尿頻、血尿等,嚴重時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輸尿管鏡碎石術的症狀
輸尿管鏡碎石術後可能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腰腹疼痛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評估可能的併發症。
尿頻
輸尿管鏡碎石術可能會導致輸尿管黏膜傷害,引起區域性發炎反應和水腫,進而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出現尿頻的症狀。該症狀通常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但每次排尿量較少,可能伴有尿急、尿不盡感。
尿急
由於手術引起的區域性組織刺激或傷害,會導致膀胱敏感性增加,從而引發尿急的症狀。患者會突然感到強烈的排尿慾望,難以控制,有時甚至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尿痛
輸尿管鏡碎石術會對泌尿系統的黏膜造成一定的創傷,引起區域性發炎反應,產生尿痛的現象。疼痛一般位於尿道口或陰莖根部,排尿時加劇,可呈刺痛或灼熱感。
血尿
在進行輸尿管鏡碎石術的過程中,使用器械對結石進行破碎處理時,容易使輸尿管壁受到摩擦或輕微傷害,導致出血,血液經由尿液排出形成血尿。血尿通常為鮮紅色或茶褐色,可能伴隨有血塊,嚴重程度取決於傷害的程度。
腰腹疼痛
輸尿管鏡碎石術後,碎裂的結石顆粒可能會移動並阻塞輸尿管,此時會引起腎腸絞痛,放射至腰部及腹部,導致腰腹疼痛。這種疼痛通常是劇烈的、陣發性的,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持續時間長短不一。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超音波檢查等以評估是否存在結石或其他問題。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或止痛藥,以及必要時的進一步手術。患者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過度活動,並遵循醫囑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
輸尿管鏡碎石術的檢查
輸尿管鏡碎石術前通常需要進行尿常規、尿培養、輸尿管造影、腹部超音波檢查和CT掃描等檢查。鑑於涉及泌尿系統手術,建議在泌尿外科或相關科室就醫。
尿常規
通過觀察尿液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泌尿系統疾病。取樣後醫生會將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分析,通常需要等待數分鍾至數十分鍾出結果。
尿培養
該檢查可鑑定患者是否存在細菌感染,並確定致病菌的型別和敏感性。採集完成後將樣品送至檢驗科,在無菌條件下接種於適宜的培養基上培養,一般需48-72小時。
輸尿管造影
輸尿管造影能夠顯示輸尿管的位置、形態以及有無狹窄或阻塞等情況。在X光透視監控下將顯影劑注入體內,然後拍攝前後位及側位片以評估輸尿管情況。可能需要注射對比劑並接受輻射暴露。
腹部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檢查可以檢測腎臟、膀胱和輸尿管是否有結石或其他異常。患者躺在檢查床上,醫生使用一個小型裝置在皮膚下方移動來產生影象,整個過程約5-10分鐘。
CT掃描
CT掃描能提供更為詳細的解剖資訊,有助於發現微小的結石以及其他潛在問題。患者仰臥於檢查床上,按照技術人員指示調整體位,然後接受螺旋式掃描。
上述所有檢查前,應避免服用利尿劑至少24小時,以免影響尿液分析結果。

輸尿管鏡碎石術病因
輸尿管鏡碎石術的病因可能包括輸尿管狹窄、輸尿管結石、輸尿管異物、輸尿管炎性狹窄、輸尿管癌等。針對不同的病因,手術方式和預後管理也會有所不同。
輸尿管狹窄
輸尿管狹窄導致輸尿管腔縮小,影響結石排出,引起腎腸絞痛、血尿等症狀。對於先天性輸尿管狹窄的患者,可採用經皮腎鏡取石術進行治療。
輸尿管結石
輸尿管結石由腎臟排入輸尿管時,阻塞輸尿管會導致急性腰腹部腸絞痛。嚴重者還可能伴有噁心嘔吐、尿頻尿急等現象。對於小於0.5公分且光滑的輸尿管結石,可以遵醫囑使用結石清(K-Citrate)、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藥物促進結石排出。
輸尿管異物
輸尿管內存在異物如留置雙J管或外源性異物,可能導致區域性黏膜傷害和發炎反應,進而引發疼痛及出血症狀。針對輸尿管異物引起的不適症狀,通常需要透過手術的方式將異物取出。
輸尿管炎性狹窄
輸尿管炎性狹窄是由於長期慢性發炎刺激導致輸尿管壁纖維化和瘢痕形成,使輸尿管腔變窄,從而影響尿液引流和排洩,引起腰痛、腹脹、發燒等症狀。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輸尿管炎性狹窄,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輸尿管癌
輸尿管癌是指發生於輸尿管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當腫瘤體積增大並侵犯周圍組織時,可能會壓迫輸尿管,導致尿流不暢,引發腰痛、血尿等症狀。輸尿管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根治性切除術,術後根據病理結果決定是否輔助放療或化療。
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幫助身體健康。
輸尿管鏡碎石術如何治療?
輸尿管鏡碎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體外衝擊波碎石和藥物排石治療等都是治療輸尿管結石的可行方法。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以避免併發症。
輸尿管鏡碎石術
輸尿管鏡碎石術通常在區域性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透過尿道插入軟性內視鏡到達結石位置,使用雷射裝置將結石粉碎後取出。該措施直接針對輸尿管內的結石進行處理,解除阻塞和刺激,緩解疼痛、血尿等症狀。由於問題中明確指出患者存在輸尿管結石並引起相關症狀,因此此措施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
經皮腎鏡取石術
經皮腎鏡取石術是在區域性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利用經皮腎通道穿刺進入腎臟內部,找到結石並將其取出的手術方式。該措施也適用於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引起的腰部腸絞痛。其原理與上述措施類似,但重點在於直接處理腎臟部位的結石。
體外衝擊波碎石
體外衝擊波碎石是利用高能級物理能量將體內的大塊結石震碎成小顆粒,便於排出。對於某些型別的輸尿管結石也有一定的效果。該技術無需侵入體內,副作用相對較小。
藥物排石治療
藥物排石治療包括口服利尿劑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以增加尿液流量,以及服用促進結石溶解的藥物如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片。這些藥物有助於促進小的輸尿管結石排出。對於部分患者的輕微症狀可能有效。
在接受輸尿管鏡碎石術後,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幫助沖刷尿路中的碎石,並減少感染風險。同時,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及碎石移位造成二次傷害。

輸尿管鏡碎石術的飲食推薦
輸尿管鏡碎石術後的飲食推薦包括冬瓜、西瓜、芹菜、菠菜、海帶等富含水分和纖維素的食物。雖然這些食物有助於促進排尿,但並不能直接治療結石,患者仍需遵循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冬瓜
冬瓜具有利尿作用,幫助促進體內廢物的排出和減少結石形成。適當食用冬瓜可以增加排尿量,有助於減輕術後身體不適症狀。但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
西瓜
西瓜富含水分,能夠促進尿液的生成,從而起到輔助排石的作用。適量食用西瓜可緩解術後因手術引起的尿瀦留等症狀。但是不建議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入西瓜,否則可能會導致血糖波動。
芹菜
芹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進而降低輸尿管結石的風險。經常吃芹菜還可以增強食慾、改善胃腸功能。但對芹菜過敏者禁用。
菠菜
菠菜中含有的草酸成分較高,過多食用可能導致草酸鈣沉積而誘發或加重輸尿管結石的症狀。因此,存在輸尿管結石的人群應避免長期大量食用菠菜,以減少病情復發風險。
海帶
海帶中含有一定的碘元素,對於缺碘性甲狀腺腫大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從而達到輔助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不宜食用海帶,因為其含鈉量比較高,容易引起水腫。
術後患者應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高鈣、高鹽食物如乳酪、醃制品,以減少結石再次形成的風險。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每天至少2L,有助於促進碎石排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