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阻塞:症狀、檢查、病因、治療、飲食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7
尿管阻塞是由多種原因如結石、異物、腫瘤等引起的,症狀包括排尿困難和膀胱脹痛。診斷通常涉及醫學檢查如尿流率測定和膀胱造影,治療方法有留置導尿、雷射碎石或手術治療。飲食方面,患者可適量攝入菠菜、青花菜等食物,但這些食物並不能直接解決尿管阻塞的問題。

尿管阻塞是由多種原因如結石、異物、腫瘤等引起的,症狀包括排尿困難和膀胱脹痛。診斷通常涉及醫學檢查如尿流率測定和膀胱造影,治療方法有留置導尿、雷射碎石或手術治療。飲食方面,患者可適量攝入菠菜、青花菜等食物,但這些食物並不能直接解決尿管阻塞的問題。

尿管阻塞的症狀

尿管阻塞可能導致排尿困難、尿液中斷、尿頻、尿急、膀胱脹痛等症狀。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避免泌尿系統併發症。

排尿困難

由於疾病或行為導致的尿管阻塞,使尿液無法順暢地透過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難。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尿道內,患者可能感到尿流變弱或完全不能排尿。

尿液中斷

當存在有結石、血凝塊等物質堵塞尿路時,會引起區域性壓力增高,從而出現間斷性的排尿現象。上述因素會導致膀胱收縮與舒張功能障礙,造成尿液排出不暢,進而引發該症狀。

尿頻

尿管阻塞後,膀胱需要更頻繁地收縮以嘗試將尿液排出,因此會出現尿頻的症狀。尿頻通常表現在尿量減少的同時,排尿次數增加,可能超過每天8次。

尿急

尿管阻塞使得膀胱內的尿液不能及時排出,膀胱受到過度刺激,進而誘發尿急的現象。尿急可能導致尿失禁,即在試圖控制排尿時無法延遲排尿時間。

膀胱脹痛

尿管阻塞導致尿液滯留於膀胱中,膀胱壁會因為充盈而變得緊張和疼痛。膀胱脹痛可能是持續性或陣發性的,嚴重時可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針對尿管阻塞引起的症狀,建議進行泌尿系統超音波檢查、尿流動力學檢查等。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α感受器阻滯劑多薩坐辛(Doxazosin)、5α-還原酶抑制劑非那雄胺(Finasteride)等,重症情況下需手術治療,如經皮腎鏡取石術、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等。患者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辛辣食物,以促進細菌排出,並根據醫囑調整飲食習慣。

尿管阻塞的檢查

尿管阻塞可以透過尿流率測定、膀胱超音波檢查、尿道鏡檢查、膀胱造影和尿路造影等醫學檢查進行診斷。如果症狀持續或伴有其他泌尿系統問題,建議及時就醫以便進行適當的評估和治療。

尿流率測定

透過測量排尿時的尿流量和速度,評估是否存在尿流受阻或異常。患者在固定時間內在指定位置排尿,並記錄排出的尿量及時間。

膀胱超音波檢查

利用高頻聲波成像來觀察膀胱內部結構,以確定是否存在結石、腫瘤等可能導致尿路阻塞的問題。醫生使用一個小型裝置放置於腹部下方區域進行掃描,並指導患者屏住呼吸以獲得清晰影象。

尿道鏡檢查

對尿道及其周圍組織進行直視下的檢查,可發現狹窄、異物等情況。經由尿道插入一根帶有光源與攝影機的小管進行觀察,在區域性麻醉下完成操作。

膀胱造影

將顯影劑注入膀胱後拍攝X光片,以顯示其形態和功能狀態。在放射科醫師監督下快速注射非離子型碘化顯影劑至患者體內,並立即行X光檢查。

尿路造影

向靜脈內注射顯影劑後再進行X射線檢查,能夠顯示出整個泌尿系統的影像。通常採用仰臥位,按醫囑採取特定姿勢,然後由醫生執行注射操作。

上述各項檢查前應避免服用利尿劑,以免影響結果準確性。

尿管阻塞病因

尿管阻塞可能是由尿道結石、尿道異物、尿道腫瘤、尿道傷害或尿道狹窄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尿道結石

尿道結石是指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的固體結晶體,當其移動並阻塞尿道時會導致排尿困難、尿流變細等症狀。對於尿道結石引起的尿管阻塞,可採用經尿道膀胱鏡取石術進行治療,利用專業裝置將結石取出。

尿道異物

尿道異物如金屬片或塑料玩具等,這些異物可能劃傷尿道黏膜導致區域性發炎水腫和狹窄,進而引發排尿障礙。處理尿道異物通常需要使用專用工具將其移除,在醫生指導下完成以減少傷害風險。

尿道腫瘤

尿道腫瘤壓迫尿道壁會引起排尿不暢,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完全性阻塞。確診後,患者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透過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如經尿道電切術。

尿道傷害

尿道傷害多由外力作用引起,會導致尿道組織受損而出現排尿困難的情況。輕度尿道傷害可透過休息和觀察來管理,重度則需行尿道會師術修復受損部位。

尿道狹窄

尿道狹窄指尿道腔部分或全部變得狹小,影響尿液排出。狹窄程度不同,症狀也有所差異,從輕微排尿不適到嚴重排尿困難都有可能發生。對於良性尿道狹窄,一般首選內視鏡下尿道擴張術;而對於惡性病變,則需結合放療或化療措施。

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攝入過多利尿劑,以免增加尿液生成量,加重排尿困難的症狀。若症狀持續未緩解,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超音波檢查、尿流動力學評估等相關診斷。

尿管阻塞如何治療?

尿管阻塞可以透過留置導尿、膀胱沖洗、抗生素治療、雷射碎石或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留置導尿

將一根細軟的管子插入體內,透過尿道進入膀胱,以幫助尿液排出。此措施可提供持續穩定的排尿通道,並減少因阻塞引起的不適症狀。對於暫時性或輕度阻塞性問題效果顯著。

膀胱沖洗

利用吊點滴裝置連線至留置導尿管進行間斷性液體灌注和引出,通常採用生理食鹽水或特殊配方溶液。該方法有助於保持膀胱內壓力適度、防止感染並促進黏膜癒合。對緩解短期輕微阻塞有積極影響。

抗生素治療

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口服或靜脈注射方式給予廣譜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類、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等。目標是預防繼發性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發展;若存在細菌汙染則需針對特定致病菌調整方案。阻塞性問題中易誘發上行性感染風險增加時適用。

雷射碎石

使用經皮腎鏡技術到達結石位置,在直視下運用雷射裝置粉碎成小顆粒以便取出。適用於較大或堅硬結石引起之急性與慢性阻塞情形。能迅速解除壓迫效應,並減少長期併發症機率。

經皮腎鏡取石術

在區域性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利用經皮腎鏡技術直接觀察腎臟內部情況,並使用各種工具將結石取出。主要針對較大的鹿角形或多發性腎結石以及複雜的腎盞憩室及異位集合系統畸形所致之雙J管移位性阻塞等情況具有較好效果。

在處理尿路阻塞時,應避免使用可能加劇阻塞的藥物,如α感受器激動劑。同時,應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入,以減少尿液濃度和形成結石的風險。

尿管阻塞的飲食推薦

尿管阻塞的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菠菜、青花菜、胡蘿蔔、黃瓜、草莓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食物並不能直接治療尿管阻塞。

菠菜

菠菜富含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洩,減少便秘的發生。長期食用菠菜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功能,預防尿管阻塞等疾病的發生。

青花菜

青花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葉酸及多種礦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適當攝入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輔助降低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從而減輕尿道堵塞症狀。

胡蘿蔔

胡蘿蔔中所含的大量水分可起到潤滑的作用,幫助緩解因缺水引起的尿道乾澀導致的尿道堵塞。此外,其還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成分,能增加糞便體積並刺激腸道蠕動,進而幫助排出體內廢物和毒素。

黃瓜

黃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能夠有效稀釋尿液濃度,防止形成結石。同時還可以起到利尿的效果,對於促進尿液排出也有一定的好處。

草莓

草莓富含維他命C和天然植物化合物,這些物質具有抗炎功效,可以幫助減少泌尿系統的發炎反應。適量食用草莓可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生尿道阻塞的機率。

患者平時要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蘋果、香蕉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薑等,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