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路發炎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如細菌感染、尿酸結石等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和尿痛。該疾病的診斷常透過尿常規、培養和沉渣鏡檢進行,並針對其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患者可透過平衡飲食來輔助治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尿路發炎的症狀
尿路發炎的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和發燒。
尿頻
由於細菌刺激膀胱壁,導致膀胱肌肉頻繁收縮。患者可能會感到排尿次數增多,但每次排尿量減少。
尿急
當發炎累及膀胱三角區時,會導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出現尿意緊急的情況。患者會突然想要排尿,並且難以控制。
尿痛
泌尿道感染會引起尿道黏膜傷害和發炎反應,從而引發尿痛。疼痛通常位於恥骨上方或尿道口周圍,可能伴有燒灼感或刺痛感。
腰痛
如果下泌尿系發生發炎,發炎因子可能會向上蔓延至腎臟部位,引起腎盂積水或者輸尿管擴張,進而誘發腰部酸脹與疼痛的現象。疼痛多為持續性鈍痛,可放射至腹部或大腿內側。
發燒
在身體免疫系統識別並清除病原體的過程中,體溫調節中樞受到刺激而升高體溫以對抗感染。高燒還可能是由嚴重的泌尿道感染引起的全身膿毒症的表現之一。
對於尿路發炎,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和尿培養以確定致病菌種類和藥物敏感性。日常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勤換洗內衣褲。
尿路發炎的檢查
尿路發炎的檢查通常包括尿常規、尿培養、尿亞硝酸鹽試驗、尿白血球計數和尿沉渣鏡檢。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尿常規
通過觀察尿液中的白血球、紅血球等指標,判斷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採集新鮮中段尿液樣本後,送往實驗室進行離心沉澱後檢測。
尿培養
該檢查可鑑定致病菌種類,並評估其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助於確診和治療泌尿道感染。醫生會收集患者的新鮮中段尿液標本,送至檢驗科進行細菌培養。
尿亞硝酸鹽試驗
此試驗旨在快速篩查是否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取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放入無菌試管內,搖勻後送檢。
尿白血球計數
白血球增高通常提示存在發炎或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留取新鮮中段尿液,在醫院化驗室進行分析,計算每毫升尿液中的白血球數量。
尿沉渣鏡檢
此項檢查能直接觀察到尿液中有無白血球,以確定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將離心後的尿液取出少許,使用顯微鏡對尿沉渣進行觀察。
上述各項檢查前,應避免服用可能影響結果的藥物,如抗生素。同時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尤其是外陰及肛門周圍區域清潔,以免干擾尿路發炎的診斷。

尿路發炎病因
尿路發炎可能是由細菌感染、尿酸結石、膀胱炎、輸尿管炎、腎盂腎炎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細菌感染
由於病原菌侵入尿路,導致區域性發炎反應和組織傷害,引發尿頻、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狀。抗生素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尿酸結石
尿酸結石是由尿酸結晶在尿液中沉積形成的,當結石移動或阻塞尿路時,會引起尿路刺激和發炎。對於較小的結石,可透過增加水分攝入促進自然排出;較大者可能需要手術移除,例如經皮腎鏡取石術。
膀胱炎
膀胱炎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膀胱黏膜發炎,可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輸尿管炎
輸尿管炎通常由細菌上行感染引起,發炎會導致輸尿管水腫和狹窄,進而影響尿液引流,出現腰痛、發燒等症狀。輸尿管炎的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有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頭孢呋辛酯(Cefuroxime Axetil)等。
腎盂腎炎
腎盂腎炎多由細菌入侵泌尿系統引起,發炎累及腎盂和腎實質,導致發燒、腰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該疾病需遵醫囑服用賽普沙辛(Ciprofl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藥物進行抗菌治療。
建議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飲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幫助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洩。
尿路發炎如何治療?
尿路發炎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痙攣藥物或中藥調理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抗生素治療
抗生素治療通常包括口服或靜脈注射特定的抗生素,如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類等,以消滅致病微生物。該措施針對細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發炎,透過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來緩解症狀和治療疾病。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可透過口服給藥,能減少組織水腫及發炎反應。這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作用,並可用於減輕因尿路發炎導致的不適感。但長期使用需謹慎以防腎臟傷害。
抗痙攣藥物
抗痙攣藥物,如阿托平(Atropine)、山莨菪鹼等,可按醫囑口服或注射給予,以緩解膀胱壁平滑肌過度活動所致的疼痛。這些藥物能夠解除輸尿管平滑肌痙攣狀態,促進結石排出,從而達到止痛效果。但須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發生。
中藥調理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利溼的中成藥進行治療,例如三金片、熱淋清膠囊等。上述兩種藥物均屬於中成藥,前者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後者則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的作用,對於改善尿路發炎有一定幫助。
在治療尿路發炎期間,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促進細菌排出,避免形成血凝塊堵塞輸尿管。

尿路發炎的飲食推薦
尿路發炎患者可以攝入富含維他命C、高纖維食物、優質蛋白質、低脂肪和利尿作用的食物。但飲食調理並不能替代藥物治療,若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富含維他命C
如柳丁、檸檬等水果,富含豐富的維他命C,能夠增強身體免疫力,輔助身體對抗感染。適量食用可減少尿道黏膜傷害,促進癒合。
高纖維食物
燕麥片、糙米等屬於高纖維食品,能增加腸道蠕動速度,預防便秘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減輕因便秘引起的腹脹及排尿困難等症狀。
優質蛋白質
腎炎患者需要補充優質蛋白來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可以選擇雞蛋、瘦肉等作為食材。優質蛋白有助於腎臟修復受損組織,並且不會增加腎臟負擔。
低脂肪
為了減少尿路刺激,應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如紅燒肉、油炸食品等。選擇低脂食物如雞胸肉、鮭魚可以幫助降低尿液中的脂肪含量,緩解不適感。
利尿作用的食物
具有利尿效果的食品有西瓜、冬瓜等,這些食物含水量豐富且有利尿作用,有助於促進體內廢物排出。適當進食上述提及的食物對改善病情有益。
對於存在尿路發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勤換內褲並進行燙洗。同時還要多喝水,儘量不要憋尿,以免細菌滋生而誘發疾病的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