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膿:症狀、檢查、病因、治療和飲食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7
尿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感染。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是必要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尿頻、尿急和腰痛等症狀,診斷通常需透過多項醫學檢查來確定。雖然飲食調整對緩解症狀有幫助,但並不能直接治療疾病。

尿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感染。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是必要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尿頻、尿急和腰痛等症狀,診斷通常需透過多項醫學檢查來確定。雖然飲食調整對緩解症狀有幫助,但並不能直接治療疾病。

尿膿的症狀

尿膿的症狀可能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膿性分泌物、腰痛等,通常表明泌尿系統感染。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和診斷。

尿頻

尿頻通常是由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導致的,如膀胱炎、尿道炎等。這些疾病會導致膀胱和尿道黏膜受到刺激,從而引起尿頻的症狀。尿頻症狀主要表現在排尿次數增多,尤其是夜間或白天頻繁出現。

尿急

尿急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發炎或其他病理改變會增加膀胱壁神經的敏感性,進而引發尿急感。患者可能會突然感到強烈的排尿慾望,難以控制。

尿痛

尿痛可能是由於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所致。當尿液中的病原體對尿道產生刺激時,就會引發疼痛的感覺。尿痛常表現為排尿時的灼熱感或刺痛,嚴重時可伴有血尿。

膿性分泌物

膿性分泌物通常提示存在細菌感染,若感染蔓延至生殖器部位,則可能導致陰道口有膿性分泌物流出。膿性分泌物多為黃色或綠色,質地粘稠,有時帶有異味。

腰痛

腰痛可能是由於尿路結石移動到腎臟或輸尿管時引起的,此時會引起腰部劇烈腸絞痛。腰痛一般位於脊柱兩側,可能伴隨腹部不適或噁心嘔吐等症狀。

針對尿膿的症狀,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尿培養及藥敏試驗以確定致病菌型別,並指導抗生素治療。在確診前,應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防抗藥性的產生。患者平時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同時要多喝水促進排洩,幫助緩解病情。

尿膿的檢查

尿膿的檢查可以透過尿常規、尿培養、尿沉渣分析、尿液亞硝酸鹽試驗和尿道分泌物塗片革蘭染色等醫學檢查來確定。由於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較大,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尿常規

通過觀察白血球計數、亞硝酸鹽試驗結果等,判斷是否存在感染。採集新鮮中段尿液樣本,在無菌條件下進行離心處理後送檢。

尿培養

該檢查可鑑定致病微生物種類,並評估其抗藥性,有助於確診泌尿道感染。留取清潔中段尿液標本後,需立即送至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

尿沉渣分析

該檢查能輔助診斷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炎、膀胱炎等。患者需要收集晨起後的第一次排尿樣本,並在短時間內送往醫院化驗室進行檢測。

尿液亞硝酸鹽試驗

該試驗用於快速篩查是否發生泌尿道感染。通常採用即時檢驗法,將試紙條浸入尿液中幾分鐘後讀取結果。

尿道分泌物塗片革蘭染色

此檢查能夠幫助確認是否存在細菌或真菌引起的尿膿症狀。醫生會從患者的尿道口取出少量分泌物,並製成塗片後進行染色觀察。

上述各項檢查前,應避免服用可能影響尿液成分的藥物,如抗生素。同時告知醫生任何其他相關症狀,以便提供適當的醫療建議和治療方案。

尿膿病因

尿膿可能是由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尿道炎

尿道炎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感染引起,會導致尿道黏膜發炎和水腫。這會增加尿液分泌量並減少其在膀胱中的停留時間,從而導致頻繁排尿。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曲松(Ceftriaxone)、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抗生素治療。

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引起的發炎反應,此時由於發炎刺激,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對於該疾病,通常需要遵醫囑服用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賽普沙辛(Ciprofloxacin)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攝護腺部位的炎症性疾病,可使區域性組織充血水腫,進而壓迫刺激周圍神經,誘發尿頻、尿不盡的症狀。患者可以按醫囑使用希樂葆(Celecoxib)、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等藥物緩解不適症狀。

輸尿管結石

輸尿管結石移動時可能傷害輸尿管壁,引發輸尿管痙攣,導致腎腸絞痛及尿路刺激徵象,如尿頻、尿急、尿痛等。若為較小的結石,可透過大量飲水促進結石排出;如果結石較大,則需考慮體外震波碎石術等方式進行處理。

尿道結石

尿道結石是指位於尿道內的固體塊狀物,當結石體積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對尿道產生機械性阻塞作用,引起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症狀。對於較大的尿道結石,建議採取經尿道鏡取石術的方式進行處理。

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長時間憋尿,以免加重病情。同時,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也是必要的,例如透過超音波檢查評估是否存在結石或其他異常情況。

尿膿如何治療?

尿膿可以採取抗生素治療、中藥調理、膀胱訓練或飲食調整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抗生素治療

根據尿液培養和藥物敏感性測試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通常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能夠針對性地殺死引起尿膿的細菌,減少感染,從而緩解症狀。選擇特定抗生素基於藥敏試驗結果以確保有效且避免抗藥性的產生。

中藥調理

可遵醫囑服用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類中成藥如三金片、八正顆粒等改善不適。上述藥物具有清熱解毒、利溼排膿的功效,對於緩解泌尿道感染所致的尿道灼熱感、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有一定的作用。

膀胱訓練

透過定時排尿及盆底肌肉鍛鍊進行膀胱功能訓練,需持之以恆。此措施有助於恢復膀胱正常容量與排空能力,對因神經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的尿瀦留或排尿困難有益。

飲食調整

建議增加水分攝入量,避免刺激性食物,並保持規律進食時間。充足的水分幫助稀釋尿液,減少刺激;規律飲食有助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減輕泌尿系統負擔。

在治療尿膿的過程中,應避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以防抗藥性產生。同時,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外陰及肛門周圍區域的清潔,以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

尿膿的飲食推薦

尿膿通常與泌尿系統感染有關,飲食調理可能對症狀緩解有所幫助,但並不能直接治療疾病。建議增加水分攝入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量食用冬瓜、黃瓜、芹菜、菠菜和青花菜等富含水分且利尿的食物。

冬瓜

冬瓜具有利尿作用,能夠促進體內廢物的排出,從而減少尿液中的細菌滋生。長期食用冬瓜可以起到輔助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黃瓜

黃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纖維,能夠增加排尿量並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便秘症狀。適量攝入黃瓜可補充維他命C及鉀元素等營養素,並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能量支援。但對黃瓜過敏者不建議食用。

芹菜

芹菜富含多種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其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於緩解泌尿道感染有一定的幫助。適當進食芹菜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水平。但需注意避免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菠菜

菠菜中含有的草酸鹽可以透過與體內的鈣結合形成不可溶性化合物,進而促進結石排出。經常吃菠菜幫助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但是腎功能衰竭患者應慎用,因為菠菜中的草酸鹽可能會影響腎臟的功能。

青花菜

青花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能在胃內被分解成異硫氰酸酯,該物質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繁殖,從而減輕尿道刺激症狀。青花菜所含的類黃酮成分具有抗氧化功效,能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程序。但要注意的是,青花菜屬於十字花科植物,患有甲狀腺疾病或對其過敏的人群不宜過多食用。

在治療尿膿期間,患者應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促進細菌排出,同時避免高脂肪食物如炸雞等,以減少泌尿系統負擔。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