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腎功能不全的終末期表現,此時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若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或伴有嚴重的併發症時,則需要進行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等。
原因
慢性腎絲球腎炎
如果患者的病情遷延不愈,並且出現了嚴重的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等症狀,則可能發展為尿毒症。
糖尿病腎病
由於血糖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可對腎臟產生損害而引起糖尿病腎病,進一步進展則可能會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高血壓腎病
當血壓控制不佳時,會對腎臟產生損害,從而逐漸形成高血壓腎病,甚至會發展至尿毒症的情況。
狼瘡性腎病
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腎臟傷害並逐漸加重,最後可導致尿毒症發生。
梗阻性腎病
常見於雙側輸尿管結石或者雙側腎盂結石等情況,會造成尿路堵塞而導致梗阻性腎病,進而發展到尿毒症階段。
其他情況
如慢性間質性腎炎、重金屬中毒、藥物性腎傷害等因素,也可影響腎臟功能,最終導致尿毒症的發生。
症狀
胃腸道不適
由於毒素在體內堆積,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貧血
主要與造血功能下降有關,表現為乏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等症狀。
3.酸鹼平衡失調及電解質紊亂:由於腎臟有調節酸鹼平衡和離子濃度的作用,所以尿毒症容易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症、低鈣、低鎂、低磷、低血鈉症、代謝性鹼中毒、高氯血症等病症。
心血管系統異常
隨著疾病的進展,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左心室肥厚、主動脈狹窄、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心包炎、心臟衰竭等情況。
神經系統異常
由於毒素蓄積還可累及腦組織,故患者易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等症狀。
除此之外,患者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胸悶、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症狀。因此,建議及時明確病因後,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