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尿毒症檢查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如果患者出現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蛋白尿等表現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透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腎臟病理學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進行綜合判斷,確診為慢性腎炎後可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或透析治療。

如果患者出現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蛋白尿等表現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透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腎臟病理學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進行綜合判斷,確診為慢性腎炎後可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或透析治療。

體格檢查

生命體徵

包括體溫、血壓和呼吸頻率,觀察是否存在高血壓、低血鈉症等情況,並對水腫程度進行分級,通常分為3級,I級水腫為輕度水腫,指晨起眼瞼水腫,雙下肢非凹陷性水腫;Ⅱ級水腫為中度水腫,指休息時雙下肢可有輕微水腫;Ⅲ級水腫為重度水腫,指站立時可有明顯水腫,嚴重者可全身高度水腫,不能臥床。

腹部查體

聽診肺部是否有囉音及心臟雜音,叩診雙下肢是否水腫,腹腔內是否有積液。

實驗室檢查

尿常規

可見大量紅血球、白血球,提示可能合併泌尿系感染或出血,還可表現為尿中有少量的蛋白,提示可能存在腎小球損害。另外,尿比重降低提示患者存在水分丟失過多的情況,尿滲透壓增高則提示水分進入血液導致液體量增加。

腎功能檢測

如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等指標,其中肌酐是評估腎功能的主要指標,其水平下降提示可能患有慢性腎炎。

血糖檢測

若空腹血糖≥7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11.1 mmol/L,則可診斷為糖尿病,而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稱為糖尿病腎病,此時病情比較嚴重。

血脂檢測

慢性腎炎常伴發高脂血症,因此需要做血脂檢測,如果有明顯的升高,則需要積極給予降脂治療。

免疫相關檢查

包括抗核抗體譜、類風溼因子、抗嗜中性球胞漿抗體、抗磷脂酶A2感受器抗體等,以排除系統性血管炎相關的腎臟傷害。

腎臟病理學檢查

對於明確慢性腎炎病因較為重要,可透過腎臟穿刺活檢術來明確具體的病理型別,從而指導後續治療方案的選擇。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超音波檢查,如超音波、CT、磁共振成像等,用於瞭解腎臟大小、形態,是否有結石、積水等問題,同時還可以瞭解其他臟器的功能情況。

臨床上主要針對慢性腎炎尿毒症患者的併發症進行相應的處理,如貧血時補充造血原料,應用促紅血球生成素,改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維持酸鹼平衡,保護殘存的腎單位等。必要時可行腎臟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臟移植手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