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出現心臟衰竭時,可以吃的食物包括富含纖維素、低鹽或無鹽食物等。藥物方面可以選擇利尿劑、β感受器阻滯劑、醛固酮感受器拮抗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以及ACEI類/ARB類藥物。
食物
富含纖維素
如芹菜、白菜、蘿蔔、玉米、香蕉、蘋果等,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止大便乾結,避免增加心臟負擔,引起心臟衰竭加重。
低鹽或無鹽食物
尿毒症合併心臟衰竭的患者要限制液體量和食鹽攝入量,建議採取低鹽飲食或無鹽飲食,減少水鈉瀦留,減輕心臟負荷。
藥物
利尿劑
常用噻嗪類利尿藥,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吲達帕胺(Indapamide)片等,透過排鈉利尿達到降低血容量、消除水腫、緩解心臟衰竭症狀的目的。但要注意預防低血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發生。
β感受器阻滯劑
常用的有酒石酸鹽美托洛爾(Metoprolol Tartrate)、康肯膜衣錠(Bisoprolol)等,能減慢心率,抑制中樞興奮性,改善焦慮情緒,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情況,從而保護心功能,緩解心臟衰竭的症狀。
醛固酮感受器拮抗劑
常用螺內酯(Spironolactone)這類保鉀利尿藥,能夠對抗醛固酮的保鈉作用,抑制遠曲小管泌鉀,發揮排鈉利尿的作用,同時還有一定的降血壓效果,對於改善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有一定幫助。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常用氨氯地平(Amlodipine)這一類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具有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周圍動脈,降低周邊阻力的作用,從而使左室後負荷下降,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
5.ACEI類/ARB類藥物:代表藥物有益壓穩(Enalapril)葉膠囊、纈沙坦(Valsartan)分散片等,可透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從而降低血管壓力,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等疾病。
除上述常見藥物以外,呋塞米(Furosemide)、雙硝異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等也具有一定療效。當患者出現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日常生活中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