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患者在出現尿毒症時較難察覺,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典型且無特異性。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表現出非特異性的表現,如乏力、噁心等不適,但此時往往已經處於疾病晚期。
多數患者在出現尿毒症時較難察覺,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典型且無特異性。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表現出非特異性的表現,如乏力、噁心等不適,但此時往往已經處於疾病晚期。
原因
早期症狀不明顯
由於腎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即使腎功能受損嚴重,也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因此,如果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不到50%,也沒有達到尿毒症的診斷標準,所以難以察覺。
缺乏特異性
因毒素蓄積而引起的一系列代謝性併發症,包括貧血、酸中毒、高鉀血症、低鈣血症、電解質紊亂等,並不具備特徵性,容易被誤診或漏診。
後續症狀
當發展到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時,會出現以下一些非特異性的表現:
乏力
由於營養不良、藥物因素等原因導致身體乏力的情況加重。
胃腸道症狀
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可能與尿素(Urea)刺激胃腸道有關。
血液系統異常
主要為輕度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以及白血球增多和血小板減少。
心血管系統症狀
部分患者會有心衰的表現,可能與體內水鈉瀦留及電解質失衡有關。
呼吸系統症狀
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尿臭味,這是由於尿毒症患者排出含氨高的尿液所致。
神經系統症狀
少尿或無尿、水電解質平衡失調者易誘發癲癇發作,還可能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相關的刺痛、麻木等感覺異常,甚至昏迷。
其他
患者還可出現水腫、皮膚瘙癢、乾燥、毛髮脫落、內分泌失調等情況。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很難發現尿毒症的早期徵兆,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則提示可能已進入尿毒症階段。建議存在慢性腎臟病史的人群定期複查,以便於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進行干預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