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尿毒症的手段較多,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進行判斷。其中臨床表現包括消化系統症狀、心血管系統症狀、血液系統異常改變等;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和生化指標檢查,如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等。
確定尿毒症的手段較多,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進行判斷。其中臨床表現包括消化系統症狀、心血管系統症狀、血液系統異常改變等;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和生化指標檢查,如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等。
臨床表現
消化系統
由於代謝廢物在體內蓄積,導致味覺遲鈍、厭食、噁心、嘔吐等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腹瀉或便秘與腹脹等情況。
心血管系統
表現為血壓增高以及心律不整,甚至會出現急性左心衰竭的情況。
血液系統異常改變
患者可能出現貧血,為正色素性貧血,嚴重時可能伴有水腫、營養不良等情況。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及生化指標檢查
當患者的腎功能受損嚴重時,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明顯,且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也可進一步增高,此時可基本確診為尿毒症。
腎臟病理學檢查
即腎穿刺活檢術,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組織,可以明確診斷。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進入終末期的表現,此時患者的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需要藉助外力對體內的水分、毒素進行清除,比如透過口服藥物或者靜脈給藥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常用的口服藥物有呋塞米(Furosemide)、布美他尼(Bumetanide)等,靜脈給藥包括使用甘露醇(Mannitol)快速降低顱內壓,緩解腦水腫情況。此外,對於尿毒症患者而言,飲食上要注意低鹽、低鉀、低磷、優質蛋白飲食,並注意避免受涼、勞累,以減輕不適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