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患者的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當患者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時,需要及時去醫院做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並積極進行治療。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由於尿毒症會導致貧血的發生,所以會出現紅血球及血紅素降低的情況。另外,還會表現為白血球升高以及嗜中性球增高,提示身體可能存在發炎反應或感染情況。
生化檢查
主要包括肌酐和尿素氮測定,其中肌酐為衡量腎小球濾過能力的指標,而尿素氮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因此透過檢測這兩種物質的水平變化可以評估患者的腎功能狀態。此外,還可對電解質、鈣磷代謝、酸鹼平衡等情況作出初步判斷。
免疫學檢查
包括抗嗜中性球胞漿抗體(ANCA)、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GPA)、抗GBM抗體、狼瘡抗凝物(LA)、抗磷脂抗體(APL),以及類風溼因子(RF)、抗核抗體(ANA)等。如果存在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病史者,在發展到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後,上述指標可呈陽性結果。
其他檢查
如動脈血氣分析、血清副甲狀腺賀爾蒙(S-PP0)、血β2微球蛋白(Beta 2 microglobulin, β2-MG)、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流動力學監測、心電圖檢查、心臟超音波等,也可輔助醫生診斷病情。
影像學檢查
胸部X光片
若患者有肺水腫表現,則可見兩肺透亮度增加,呈現彌散性粟粒樣改變,伴有間質滲出病變。
心臟彩色超音波
目的是為了觀察左室舒張末期內徑、收縮末期內徑、左房內徑、左室射血分數、右室流出道等指標的變化,從而評價左心室充盈與排出功能,以及估算體循環阻力壓差。
超音波
主要作用於測量雙側腎臟大小,以瞭解是否存在腎臟萎縮現象。
CT
如頭部CT、腹部CT等,可用於排除顱腦傷害、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
靜脈造影
主要用於泌尿系疾病的診斷,比如腎結石、膀胱腫瘤等。
除此之外,還包括心電圖、視診、叩診、聽診等一般檢查。建議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