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腎絲球腎炎是一種炎症性腎臟疾病,症狀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該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診斷常透過尿液分析和腎臟超音波檢查,並針對其病因進行治療。患者應儘快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急性腎絲球腎炎的症狀
急性腎絲球腎炎的症狀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以及可能伴隨的腎功能衰竭。由於該疾病可能導致嚴重的腎臟損害,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接受專業評估和治療。
血尿
血尿是由於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上,導致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紅血球漏出至尿液中。血尿通常發生在腎臟,但也可能伴隨其他器官受累。
蛋白尿
蛋白尿是因為腎小球內壓力增高,使腎小球濾過膜受損,蛋白質洩漏到尿液中。蛋白尿主要表現在尿液中出現白色泡沫,且長時間難以消散。
水腫
水腫可能是由於腎小球過濾功能下降引起的體液瀦留。水腫首先出現在身體低垂部位,如早晨起床時的眼瞼和足部。
高血壓
高血壓是由腎素-醛固酮系統啟用,導致水鈉瀦留和血壓上升。高血壓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引起心悸、頭痛等症狀。
腎功能衰竭
腎功能衰竭是由於腎單位受到發炎傷害後無法正常工作,導致廢物和液體在體內積累。腎功能衰竭可能導致疲勞、食慾不振以及呼吸中有氨味等。
針對急性腎絲球腎炎,可以進行尿常規、腎功能檢測以評估腎臟狀況。治療措施包括遵醫囑使用盤尼西林或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類抗生素來控制感染,重症患者需住院觀察並接受適當的治療。患者應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注意飲食調理,限制鹽分攝入,以減輕水腫症狀。
急性腎絲球腎炎的病因
急性腎絲球腎炎可能是由鏈球菌感染、藥物過敏、自體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鏈球菌感染
由於細菌產生的抗原成分刺激身體產生免疫應答,導致腎臟出現發炎反應,進而引起急性腎絲球腎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盤尼西林進行治療,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Amoxicillin+Clavulanate)、氨苄西林丙磺舒(Amoxicillin Probenicid)等。如果對盤尼西林過敏,則可遵醫囑用頭孢類抗生素代替,比如希復欣敏(Cefixime)、頭孢華定(Cephradine)等。
藥物過敏
當患者發生藥物過敏時,身體釋放多種炎性介質,這些物質作用於腎臟後會引起區域性組織水腫和發炎細胞浸潤,從而誘發急性腎絲球腎炎。針對藥物過敏引起的急性腎絲球腎炎,患者需要立即停用致敏藥物並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組織胺藥緩解不適症狀,如茶苯海明(Diphenhydram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等。
自體免疫性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正常組織,包括腎臟,導致腎臟傷害和發炎,從而引起急性腎絲球腎炎。對於由自體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急性腎絲球腎炎,患者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接受規範化的免疫調節治療,例如類固醇聯合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衝擊療法。
代謝性疾病
代謝性疾病可能導致體內廢物積累,增加腎臟的工作負荷,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腎臟受損,引發急性腎絲球腎炎。治療此類原因所致的急性腎絲球腎炎需先管理基礎代謝疾病,可能涉及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變,必要時還需配合醫生服用降血糖藥,如岱蜜克龍(Gliclazide)、泌得贊錠(Glipizide)等。
遺傳性疾病
遺傳性疾病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某些遺傳性腎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因此也可能是急性腎絲球腎炎的原因之一。對於遺傳性急性腎絲球腎炎,目前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但可以透過定期監測腎功能來預防和延緩病情進展,建議定期複查尿常規、腎功能等相關指標。
患者應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利於身體恢復,避免過度勞累。在確診為急性腎絲球腎炎後,可以進行尿液分析、血生化檢查以及腎功能檢測,以評估腎臟狀況。

急性腎絲球腎炎需要看醫生嗎?
急性腎絲球腎炎患者需要及時就醫以評估腎臟傷害程度和治療方案,通常建議前往泌尿外科、腎內科進行診治。
腎臟超音波檢查
透過使用高頻聲波來生成腎臟影像,可以觀察到腎臟的大小、形態以及是否存在異常情況。該檢查有助於診斷是否存在急慢性腎衰竭等疾病。
尿液分析
包括檢測尿色、比重、PH值及白血球計數等指標,以判斷是否有血尿、蛋白尿或其他異常情況發生。若發現有紅血球或蛋白質存在,則表明可能存在腎臟問題。
血液生化測試
可確定肌酐清除率是否正常,並幫助排除其他潛在原因所致的腎功能不全可能性。此外還可明確電解質水平是否紊亂。
腎活檢
對於確診急性腎絲球腎炎至關重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採集一小塊腎臟組織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詳細病理學分析。此方法能夠提供關於發炎型別與活動度直接資訊。
在確診為急性腎絲球腎炎後,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腎臟負擔。飲食方面宜選用低鹽、低脂且富含維他命C之食物如奇異果、菠菜等以促進身體康復。
急性腎絲球腎炎怎麼檢查?
急性腎絲球腎炎可以透過尿液分析、尿沉渣鏡檢、血常規、腎功能檢測、腎臟超音波檢查進行診斷。由於腎炎可能引起嚴重的腎臟問題,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
尿液分析
通過觀察尿液中的白血球、蛋白質等指標是否存在異常,以輔助診斷是否存在泌尿系統感染或腎臟疾病。採集新鮮中段尿液樣本,在無菌條件下離心後送至實驗室進行分析。
尿沉渣鏡檢
此檢查用於評估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數量和形態學特徵,有助於發現潛在的病理情況如發炎或出血。將離心後的尿液標本置於顯微鏡下直接觀察有形成分並記錄其數量和形態。
血常規
若存在血液成分改變,則可引起尿液顏色變化,進而影響到腎小球的功能。通常採取肘靜脈抽血方式採集血液樣本,並立即送至檢驗室進行分析。
腎功能檢測
腎功能檢測包括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反映腎臟清除廢物和多餘水分的能力,有助於判斷是否存在腎傷害。一般空腹狀態下抽取血液樣品,並在指定時間內送往化驗室進行分析。
腎臟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可以穿透身體,當遇到不同組織時會發生反射,從而產生回聲影象。此項檢查能夠顯示腎臟大小、位置及結構是否正常。無需特殊準備,躺在檢查床上由醫生操作探頭輕掃腰部區域即可完成檢查。
以上各項檢查均需在無泌尿道感染或其他急性疾病的前提下進行,以免干擾結果解讀。

急性腎絲球腎炎的治療
急性腎絲球腎炎的治療可以考慮臥床休息、利尿劑、抗生素治療、降血壓藥、免疫調節劑等方法。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出現新的併發症,應立即就醫。
臥床休息
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後5-7天。臥床休息有助於緩解腎臟負擔,促進疾病的恢復。
利尿劑
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可加速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和高血壓。使用利尿劑能夠降低心臟負荷,改善液體瀦留引起的症狀。
抗生素治療
如果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則需要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上述抗生素透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來發揮作用,從而起到抗菌作用,幫助控制感染狀態,輔助改善病情。
降血壓藥
常用的降壓藥包括硝苯地平(Nifedipin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需按醫生處方進行服用。這些藥物能有效降低血壓,減少腎臟傷害,對急性腎絲球腎炎伴隨高血壓有積極效果。
免疫調節劑
免疫調節劑如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可用於嚴重病例,遵循醫師指導進行口服或靜脈注射。此藥物具有調節身體免疫反應的作用,在特定情況下有助於控制某些型別的發炎反應;但須密切監測其可能產生的毒副作用。
此外,患者還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高鹽攝入,以免加重水腫。若患者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應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