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壓:症狀、病因、治療、檢查、看醫生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9
假性高血壓是指血壓讀數高於實際值的一種情況,多伴有頭痛、眩暈、心悸和耳鳴等症狀。該病症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質醇增多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焦慮症等。針對不同原因,診療方案也有所不同。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以明確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診斷通常結合血壓測量、尿液分析、腎功能測試、眼底檢查和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進行。治療手段包括生活方式調整、心理行為療法或藥物治療。

假性高血壓是指血壓讀數高於實際值的一種情況,多伴有頭痛、眩暈、心悸和耳鳴等症狀。該病症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質醇增多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焦慮症等。針對不同原因,診療方案也有所不同。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以明確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診斷通常結合血壓測量、尿液分析、腎功能測試、眼底檢查和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進行。治療手段包括生活方式調整、心理行為療法或藥物治療。

假性高血壓的症狀

假性高血壓可能表現為血壓讀數高於實際值、頭痛、眩暈、心悸、耳鳴等症狀。由於假性高血壓可能與潛在的健康問題相關,建議進行進一步的醫學評估和治療。

血壓讀數高於實際值

假性高血壓是由於測量時肌肉緊張或焦慮導致收縮壓上升所致。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上臂,由儀器記錄到的血壓數值比實際更高。

頭痛

當血壓過高時,會導致腦血管擴張和顱內壓增高,從而引發頭痛。這種頭痛通常位於額頭或兩側太陽穴區域,可能伴有搏動性痛感。

眩暈

假性高血壓可能導致大腦供血不足,進而引發眩暈。眩暈常出現在頭部運動或改變姿勢時,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圍環境旋轉。

心悸

假性高血壓狀態下心臟負荷增加,可能導致心跳加快或不規則,產生心悸的感覺。心悸往往描述為胸部不適或跳動感,尤其是在情緒激動或體力活動後。

耳鳴

假性高血壓還可能影響聽覺系統,導致耳蝸毛細胞受損,出現耳鳴現象。耳鳴常常被描述為持續性的嗡嗡聲或響鈴聲,有時可被外部噪音掩蓋。

針對假性高血壓,建議進行血壓監測、超音波心動圖等以評估心血管狀況。治療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如減少鈉攝入量和規律鍛鍊,以及藥物治療如利尿劑或β感受器阻滯劑。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定期監測血壓並按醫囑服藥。

假性高血壓的病因

假性高血壓可能由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質醇增多症、睡眠呼吸中止症、焦慮症等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引起血壓升高以維持足夠的血流量。這會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啟用,進而收縮外周血管和增加心臟負荷。對於腎動脈狹窄引起的假性高血壓,常採用經皮介入治療如經皮球囊擴張血管成形術來恢復血流。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醛固酮而引起體內鈉離子瀦留、水瀦留,從而導致血壓升高的疾病。醛固酮具有保鈉排鉀的作用,當其濃度增高時,會引起體內鈉離子瀦留,使細胞外液容量增加,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對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致的假性高血壓,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增生的腎上腺腺瘤或腎上腺皮質。

皮質醇增多症

皮質醇增多症是由腎上腺皮質長期分泌過量皮質醇所導致的一種臨床症候群,可引起一系列代謝紊亂和心血管系統的病理改變,表現為中央型肥胖、高血壓等。皮質醇透過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和胰島素敏感性等多種途徑升高血壓。類固醇感受器拮抗劑可用於治療皮質醇增多症,代表藥物有地塞松(Dexamethasone)、普賴鬆(Prednisone)等。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反覆的上氣道塌陷和阻塞,導致短暫的停止呼吸,伴隨覺醒,這種頻繁的覺醒狀態可以導致夜間血壓波動,白天嗜睡和警覺性下降,進一步影響血壓控制。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腔矯正器或持續氣道正壓裝置進行治療,如行動式睡眠呼吸機。

焦慮症

焦慮症是一種精神障礙,伴隨著強烈的擔憂和恐懼,這些情緒可能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此外,焦慮狀態下身體處於高度警惕狀態,也會導致肌肉緊張和血壓上升。抗焦慮藥如苯二氮平類(BZD)類藥物三氮二氮平(Alprazolam)、氯硝西泮(Clonazepam)片等有助於緩解焦慮症狀,改善血壓水平。

建議定期監測血壓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和規律運動,以減少假性高血壓的風險。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腎功能測試、電解質分析以及尿液檢測,以評估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質醇增多症等情況。

假性高血壓需要看醫生嗎?

假性高血壓一般不需要看醫生。

假性高血壓主要由精神緊張、焦慮等因素引起,此時血壓水平會受到情緒影響而暫時上升,待情緒穩定後可自行恢復至正常範圍。

如果患者存在睡眠呼吸中止症、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時,可能會導致血壓測量值升高,但並非真正的高血壓。這些情況下,由於疾病的病理生理機制導致血壓異常,因此也需要就醫以確定確切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

對於假性高血壓而言,關鍵是透過生活方式調整來減輕壓力,避免過度的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於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內。

假性高血壓怎麼檢查?

假性高血壓可以透過血壓測量、尿液分析、腎功能測試、眼底檢查和動脈超音波檢查進行診斷。如果懷疑存在假性高血壓或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以便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血壓測量

血壓測量是確診假性高血壓的基礎步驟,透過袖帶加壓法和聽診器確定上肢收縮壓和舒張壓。通常在安靜狀態下坐位時進行,使用標準化方法以減少誤差。

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可評估腎臟的功能狀態及可能存在的異常情況,有助於假性高血壓診斷。採集新鮮中段尿液樣本,在醫院或診所由專業人員指導下完成。

腎功能測試

腎功能測試用於評估腎臟的工作效率以及是否存在傷害,對假性高血壓有輔助診斷意義。一般包括血液和尿液檢測,在空腹狀態下抽取血液樣本並收集隨機時間點的尿液。

眼底檢查

眼底檢查能夠觀察視網膜血管狀況,協助識別潛在的繼發性高血壓原因,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醫生會使用裂隙燈或直接檢眼鏡仔細檢視眼球後部的結構,通常在眼科醫師處進行。

動脈超音波檢查

動脈超音波檢查利用聲波成像技術評估大動脈壁的結構與血流動力學變化,幫助發現可能導致假性高血壓的因素。非侵入性檢查過程中,患者平臥位下醫生會在頸部、腋窩或股三角區域依次掃查總頸動脈、鎖骨下動脈、肱動脈、髂外動脈、膕動脈等位置。

以上各項檢查均應在醫療機構內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進行血壓測量時,應避免使用含利尿劑的藥物至少4小時;進行尿液分析前,則需避免攝入高蛋白食物12-24小時。

假性高血壓的治療

假性高血壓可以透過生活方式干預、心理行為療法或降壓藥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若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指導。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離子攝入、控制體重、戒菸限酒以及適量運動。低鈉高鉀飲食有助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體重管理可降低心臟負荷;戒菸限酒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而適量運動則能增強心肺功能。

心理行為療法

心理行為療法透過認知重構、放鬆訓練等方式幫助患者調整情緒狀態,減輕壓力反應。研究顯示,長期的心理應激可能導致交感神經系統過度啟用,進而引起血壓升高;透過放鬆訓練可以緩解這種緊張狀態,從而間接地降低血壓水平。

降壓藥治療

降壓藥物治療通常採用利尿劑如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β感受器阻滯劑如心律錠(Propranolol)、鈣通道拮抗劑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來控制血壓。這些藥物能夠透過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舒張外周血管、降低心臟後負荷來發揮其作用。對於存在假性高血壓的個體而言,由於大動脈順應性的改變導致脈壓差增大,在使用上述藥物時需考慮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及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假性高血壓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應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假性高血壓的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同時,建議定期監測血壓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