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泌尿道感染:症狀、病因、看醫生、檢查、治療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2.29
孕婦泌尿道感染通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痛等症狀,嚴重時可伴有血尿。該情況大多是由孕期生理變化導致的,但也可能與個人衛生不佳有關。針對此問題,建議孕婦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孕婦泌尿道感染通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痛等症狀,嚴重時可伴有血尿。該情況大多是由孕期生理變化導致的,但也可能與個人衛生不佳有關。針對此問題,建議孕婦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孕婦泌尿道感染的症狀

孕婦泌尿道感染可能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下腹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血尿。由於孕期身體變化較大,泌尿道感染可能對母嬰健康產生影響,建議及時就醫。

尿頻

尿頻通常是由細菌侵入泌尿系統引起的發炎反應導致膀胱頻繁收縮所致。這種症狀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可能伴有尿量減少。

尿急

尿急多由感染刺激膀胱三角區和壁間神經叢而誘發的緊急排尿感。患者會突然感到強烈的排尿慾望,難以控制。

尿痛

尿痛可能是由於病原體產生的毒素刺激尿道黏膜,導致區域性出現發炎反應和水腫,進而引發疼痛。此症狀還可能伴隨灼熱感或刺痛,嚴重時可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下腹痛

下腹痛是由於發炎因子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的,也可能是結石移動造成的機械性傷害。疼痛一般集中在下腹部,程度可輕可重,有時可能會放射至腰部或骨盆腔。

血尿

血尿主要是因為發炎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者黏膜受損出血。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尿液顏色改變,從淺色到深紅色不等,甚至帶有血液沉澱物。

針對孕婦泌尿道感染的情況,建議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等檢查以確診。治療需謹慎,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類抗生素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同時,孕婦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休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孕婦泌尿道感染的病因

孕婦泌尿道感染可能是由於個人衛生不良、孕期生理變化導致尿液濃縮、孕期荷爾蒙變化、尿道口受壓、胎頭壓迫等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個人衛生不良

由於孕婦自身免疫力下降,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細菌容易侵入尿路,引起泌尿道感染。建議孕婦勤換內褲、勤洗澡,保持外陰清潔乾燥。

孕期生理變化導致尿液濃縮

孕期體內代謝增加,腎臟過濾功能增強,尿液濃度增高,幫助細菌滋生和繁殖,從而誘發泌尿道感染。針對此原因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應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喝水促進排尿,緩解不適症狀。

孕期荷爾蒙變化

孕期雌黃體素水平升高,會導致輸尿管平滑肌鬆弛,尿流動力學改變,易發生逆行性感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鉀鹽青黴素V、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需監測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定期複查。

尿道口受壓

懷孕期間子宮增大壓迫膀胱和尿道,使尿道口區域性防御能力減弱,細菌易於侵入而發生感染。輕度的尿道口受壓通常不需要特殊處理,重度則需要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

胎頭壓迫

隨著胎兒逐漸發育成熟並準備分娩,胎頭會對骨盆施加壓力,進而壓迫到臨近器官,包括尿道,可能導致尿路不暢,繼發感染。如果確診為泌尿道感染,則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例如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諾氟沙星(Norfloxacin)等。

孕婦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減少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必要時,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以及超音波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相關問題。

孕婦泌尿道感染需要看醫生嗎?

孕婦泌尿道感染需要看醫生。

孕婦泌尿道感染是由於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上泌尿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伴有發燒、腰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因此,需及時就醫評估病情。

如果孕婦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狀,並且伴隨有下腹部疼痛、發燒等情況,則可能是急性膀胱炎的表現。此時患者應儘快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對於孕期泌尿道感染,應注意多飲水促進排尿,同時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憋尿,以減少細菌滯留時間,降低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孕婦泌尿道感染怎麼檢查?

孕婦泌尿道感染可以透過尿常規、尿培養、尿亞硝酸鹽試驗、尿白血球計數、腎功能檢測等醫學檢查進行診斷。由於孕期泌尿道感染可能對母嬰健康產生影響,建議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指導進行相應檢查和治療。

尿常規

尿常規檢查可以評估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跡象。通過觀察尿液顏色、透明度及其中的白血球、紅血球等指標來判斷是否感染。

尿培養

尿培養可鑑定致病菌種類和藥物敏感性,有助於確診泌尿道感染並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採集新鮮中段尿液樣本,在無菌條件下送至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

尿亞硝酸鹽試驗

尿亞硝酸鹽試驗用於快速篩查革蘭氏陰性桿菌泌尿道感染。利用還原劑將亞硝酸鹽還原為偶氮基化合物,進而顯色。

尿白血球計數

尿白血球計數檢查能夠輔助診斷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留取清潔中段尿液後離心處理,然後對沉渣進行染色鏡檢或流式細胞儀分析。

腎功能檢測

腎功能檢測包括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測定,以評估腎臟是否受損。通常空腹抽取血液樣本,隨後立即送至化驗室進行分析。

以上各項檢查均需按醫囑提前做好準備,並遵循相關注意事項。如存在尿頻、尿急等症狀,應避免服用可能影響結果的藥物,如抗生素。

孕婦泌尿道感染的治療

孕婦泌尿道感染可以考慮採取多喝水、注意個人衛生、抗生素治療、膀胱刺激區熱敷、適當運動等方法進行治療。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儘快就醫以避免影響母嬰健康。

多喝水

患者應增加每日飲水量,保持排尿頻繁。促進細菌隨尿液排出,減少滯留時間,降低尿道口細菌濃度,緩解不適症狀。

注意個人衛生

患者要勤換內褲並穿著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同時還要及時用溫水清洗外陰部位。上述做法能夠有效抑制細菌滋生,從而減輕對泌尿系統的刺激,幫助控制病情的發展。

抗生素治療

如果確診為細菌性泌尿道感染,則需要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顆粒等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上述抗生素透過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過程來發揮作用,具有抗菌譜廣、殺菌力強的特點,可使致病菌迅速死亡,從而改善病情。

膀胱刺激區熱敷

將熱水袋放置於恥骨上膀胱區域,每次持續5-10分鐘,每日數次。熱敷有助於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發炎反應引起的疼痛感。

適當運動

孕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如散步等活動強度較低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助於促進排尿,對於預防及改善泌尿道感染有積極作用。

孕期患泌尿道感染時,應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腎臟負擔,影響病情恢復。若出現發燒、腰痛等症狀,需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