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早期症狀尿液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可能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和腎臟內分泌功能失常。尿毒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現尿液改變,如尿色異常、尿量異常以及蛋白尿等。

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可能引起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和腎臟內分泌功能失常。尿毒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現尿液改變,如尿色異常、尿量異常以及蛋白尿等。

尿色異常

正常人尿顏色為淡黃色或無色透明,若出現血尿、膿尿、洗肉水樣尿或者醬油色小便,則提示存在疾病因素的影響。而尿毒症患者的早期可表現為尿呈深褐色,主要是因為尿素(Urea)在患者的體內積聚過多,導致血液中的血紅素數值降低,進而影響到正常的尿液排洩而導致。

尿量異常

多尿

由於大量水分被濾出,且無法再吸收,所以會出現滲透性利尿現象,從而引起多尿的情況發生。如果同時伴有口渴、飲水增多等症狀,則考慮與大量出汗、脫水有關。

少尿甚至無尿

當身體內的水分流失較多時,會導致身體內環境紊亂,進而使腎臟的功能受到抑制,最終造成少尿甚至無尿的情況發生。

蛋白尿

由於腎臟功能下降,對蛋白質的攝取能力也隨之減弱,故部分患者可能會有少量蛋白隨尿排出的現象,即早期可出現微量蛋白尿。

其他症狀

隨著病情的發展,晚期尿毒症患者還可伴隨貧血、心包炎、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等情況,並且還會因各種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建議尿毒症患者及時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臨床上一般採用藥物治療結合透析療法進行處理,常用口服藥物包括呋塞米(Furosemide)、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以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活品質。必要時需採取手術治療,比如腎臟移植術等。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