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導尿管:為什麼需要放置導尿管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1
本文介紹了放置導尿管的目的與好處,並提到不同型別的導尿管。在導尿管插入後需定期沖洗膀胱以預防併發症,並且應密切關注任何異常情況如發燒、腰痛等。

本文介紹了放置導尿管的目的與好處,並提到不同型別的導尿管。在導尿管插入後需定期沖洗膀胱以預防併發症,並且應密切關注任何異常情況如發燒、腰痛等。

為什麼需要放置導尿管?

放置導尿管可以緩解膀胱過度充盈引起的不適症狀,同時也可以監測和記錄患者的排尿量。除此之外,以下列舉了其他幾個重要的原因:

1. 疾病狀態影響排尿功能: 一些疾病如神經系統傷害、外傷或手術後康復期等會影響排尿功能,導致暫時性或長期失禁。

2. 膀胱出口阻塞: 阻塞可能導致尿液無法正常流出體外而引起上行感染等問題。

3. 長期臥床患者預防褥瘡發生: 對於長期臥床不動者而言,定期進行間歇性壓迫手段並不能完全避免因長時間受壓而導致皮膚組織缺血壞死形成褥瘡的風險;使用導尿管能夠確保每間隔一定時間將積聚在下腹部深處的尿液引流出來以減輕壓力並降低患褥瘡的機率。

4. 減少併發症風險: 在某些情況下,插入導尿管是為了減少由於未及時排空膀胱而引起的併發症風險,例如輸尿管擴張、腎積水等。

5. 醫療緊急情況: 在某些醫療緊急情況下,快速安全地移除大量尿液可能是必要的生命支援措施之一。

放置導尿管的3大種類是什麼?它們的更換時間有何不同?

放置導尿管的3大種類包括單次使用、可重覆使用以及長效型。其更換時間分別為1-2天、4-7天和每週一次。

單次使用

單次使用導尿管通常只能使用1-2天,主要用於短期情況下需要監測膀胱狀況或排空膀胱的情況,例如術後管理和臨時失禁管理等。在使用期間,應定期檢查是否發生滲漏和感染,並根據需要及時更換。

可重複使用

可重覆使用導尿管可以持續4-7天,適用於需要長期監控膀胱功能的情況,如慢性疾病患者。此類導尿管需遵循特定清潔與消毒流程以減少細菌汙染風險。

長效型

長效型導尿管設計用於提供長期(通常為每週一次)排空膀胱的功能,適用於需要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患者。此類導尿管應由專業醫療人員定期更換,並且可能伴隨有特殊的皮膚保護措施以減少皮膚傷害風險。

在選擇導尿管型別時,應考慮患者的病情特點、預期使用時間以及醫護人員的培訓水平等因素。此外,在使用過程中還應注意保持區域性衛生,避免感染發生。

放置導尿管後,多久需要清潔?如何正確清潔會陰部?清潔的5個步驟是什麼?

放置導尿管後,通常建議每2-3小時進行一次膀胱沖洗以保持其清潔。正確的清潔方式包括使用無菌操作、避免皮膚摩擦、定期更換敷料等措施來預防感染的發生。

無菌操作

在插入導尿管或進行膀胱沖洗時需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如佩戴手套和手術口罩,並確保周圍環境整潔衛生,以減少細菌汙染的風險。

避免皮膚摩擦

移動患者時應輕柔對待以防傷害皮膚並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注意觀察區域性是否有紅腫、硬結等情況出現以便及時處理。

定期更換敷料

根據醫囑決定具體時間但一般不宜超過48小時;此外還要注意觀察傷口癒合情況以及有無滲出液等症狀發生。

使用抗菌藥膏

在清潔前可適當塗抹適量抗菌藥膏於外陰部及導尿口周圍區域以增強防御能力。

注意個人衛生

每日至少要清洗兩次下體部位尤其是尿道口處;內褲也要勤換且最好選用透氣性好的材料以利於汗液蒸發降低刺激度。

放置導尿管會引發哪些後遺症?

放置導尿管可能會引發泌尿道感染、尿液瀦留、尿失禁、導尿管相關性皮膚炎、膀胱痙攣等後遺症。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避免併發症。

泌尿道感染

由於長期留置導尿管導致細菌上行感染,從而引發泌尿道感染。主要發生於泌尿系統,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

尿液瀦留

由於導尿管阻塞或者移位等原因導致排尿不暢,進而造成尿液瀦留。通常發生在膀胱內,但也可能影響整個下泌尿道。

尿失禁

尿失禁的發生可能與導尿管引起的刺激有關,導致膀胱肌肉失去控制。尿失禁通常表現為無法控制地流出尿液,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

導尿管相關性皮膚炎

皮膚炎是由於長時間接觸導尿管引起的區域性發炎反應。這種皮膚炎通常出現在會陰部或與導尿管接觸的區域。

膀胱痙攣

膀胱痙攣可能是由導尿管引起的刺激或傷害所致。痙攣會導致膀胱強烈收縮,引起疼痛和不適感。

針對上述後遺症,建議進行尿常規、尿培養等檢查以評估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治療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藥物治療泌尿道感染;對於嚴重的尿液瀦留,可能需要手術干預,如經皮穿刺膀胱造瘻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用品,同時注意觀察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以便及時處理。

何時應該更換放置導尿管?公開導尿管9大使用須知是什麼?

以下是關於「何時應該更換放置導尿管?」及「公開導尿管9大使用須知」這兩個問題的回答,請參考下方:

何時應該更換放置導尿管?

- 實施公共或私人泌尿道護理後立即進行。

- 每日一次,以確保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適性。

- 當有濾網堵塞時,應立即更換。

- 運動前和運動後,以減少傷害風險。

- 在旅行中,特別是在長途飛行中,以防止不適和感染。

公開導尿管9大使用須知是什麼?

1. 首先確定需要使用開放式引流水袋的原因。例如:患者是否患有排尿障礙、失禁或其他相關疾病。

2. 清洗外陰部和會陰部位,以減少細菌汙染的可能性。

3. 使用無紡布保護片覆蓋於外陰處,避免與外界接觸。

4. 根據需要調整引流水袋的高度,使其與膀胱位置相對。

5. 將透明膠帶固定在皮膚上,以提供穩定性和支撐力。

6. 安裝好後檢查是否有滲漏現象發生;若有則需重新包扎。

7. 注意觀察引流水袋內液體顏色和量的變化情況;異常應及時處理。

8. 使用後應清洗消毒相關裝置,並妥善儲存備用。

9. 教育患者及其家人如何正確使用和維護此產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