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急慢性腎衰竭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患者容易出現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或繼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情況,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療期間需要積極控制血壓、血糖以及血脂等指標,並遵醫囑進行規律治療,避免自行停藥或減量,從而降低尿毒症復發的機率。
飲食調理
限制鹽和水的攝入
由於尿毒症患者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體內蓄積過多會導致水腫、高血壓等併發症的發生。建議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6g,同時還要注意補充水分,但需根據病情適當減少飲水量,以免加重水腫症狀。
低蛋白飲食
由於蛋白質在人體內主要作為氨基酸儲備庫發揮作用,所以尿毒症患者應儘量選擇植物蛋白如豆腐、腐竹等,以減輕腎臟負擔,延緩疾病進展。
適量脂肪與碳水化合物
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增加花生油、菜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調節血脂水平。另外,還需保證足夠的熱量供應,可以選擇玉米麵、燕麥等食物來提供能量。
其他
對於存在高鉀血症風險的患者而言,還需要嚴格限水、忌口含鉀高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橘子、馬鈴薯、番茄等;而對於有明顯缺鐵表現者,則應進食瘦肉、豬肝等補鐵效果好的動物肝臟。
藥物治療
降壓藥物
由於長期高血壓會加速腎臟病程發展,故而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利尿劑幫助排鈉、排水,必要時還可聯合應用厄貝沙坦(Irbesartan)、纈沙坦(Valsartan)膠囊等血管緊張素Ⅱ感受器拮抗劑類藥物,以有效控制血壓水平。
調脂藥物
若經檢查發現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指標異常升高,通常提示身體可能存在動脈粥狀硬化的情況,為防止心腦血管事件發生,就需要遵醫囑服用亞托瓦斯坦丁(Atorvastatin)、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等藥物穩定斑塊、調控血脂。
控制血糖
如果患者已經確診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後兩小時血糖≥11.1mmol/L,則考慮為糖尿病合併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該時期患者常會出現消瘦、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片、二甲雙胍腸溶片等降糖藥,將血糖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範圍內。
此外,部分中藥也可輔助改善尿毒症的症狀,比如、海昆腎喜膠囊等,但由於其作用有限,故仍需配合上述西藥一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