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皮質酮(Prednisolone):作用機制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1
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普賴鬆(Prednisone),具有抗炎作用。該藥物禁用於妊娠期與哺乳期婦女,並存在多種注意事項。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免疫系統問題、高血壓、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等副作用。成年患者通常建議劑量不超過每天20毫克。

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普賴鬆(Prednisone),具有抗炎作用。該藥物禁用於妊娠期與哺乳期婦女,並存在多種注意事項。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免疫系統問題、高血壓、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等副作用。成年患者通常建議劑量不超過每天20毫克。

腎上腺皮質酮(Prednisolone)的作用機制是什麼?

腎上腺皮質酮的也稱為普賴鬆(Prednisone),是一種類固醇,其作用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 抗炎作用:透過抑制發炎細胞和介質的釋放,減少組織水腫、紅腫等發炎反應。

2. 免疫調節:能抑制免疫應答,降低自身免疫反應的強度,從而減輕病理性傷害。

3. 鎮痛效果:具有一定的中樞鎮痛作用,能夠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症狀。

4. 抗過敏作用:可穩定肥大細胞膜,防止其脫顆粒導致組胺等致敏物質的釋放,從而減輕過敏反應的症狀。

5. 代謝影響:可以增強肝肝糖異生,提高血糖水平;同時也能促進蛋白質分解,增加氨基酸的供應,幫助合成新的蛋白質。

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包括哪些?

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主要包括藥物相互作用、妊娠及哺乳期間用藥、兒童用藥、老年人用藥以及駕駛或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

藥物相互作用

在服用該藥時,應避免與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因為本品可增強這些藥物的作用,導致嗜睡、頭暈等不良反應風險增加。

妊娠及哺乳期間用藥

對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本品。雖然尚未進行充分且嚴格的人體研究,但基於動物實驗結果,本品可能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本品可能會透過乳汁分泌,影響嬰兒健康。

兒童用藥

本品不推薦用於18歲以下患者,因為在這一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立。

老年人用藥

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通常生理功能下降,因此需調整劑量以減少潛在的風險。

駕駛或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

服用本品後,部分人群可能出現眩暈、頭痛等症狀,此時建議不要駕駛車輛或操作危險機械,以免發生意外。

使用腎上腺皮質酮的潛在副作用有哪些?

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行治療時,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增加感染風險、誘發或加重自體免疫性疾病、導致高血壓、引起骨質疏鬆症以及促進糖尿病發生。因此,在應用這類藥物時需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增加感染風險

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會抑制身體的免疫應答,降低對細菌和真菌等病原體的防御能力。這可能導致患者易感於多種感染,嚴重者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安全。

誘發或加重自體免疫性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與身體產生針對自身抗原的異常免疫應答有關。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統的活性,但同時也可能影響其正常功能,進而加劇疾病的發展。

導致高血壓

長時間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能會導致體內水鈉瀦留,從而引發血壓上升的現象。持續高壓狀態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壓力,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

引起骨質疏鬆症

該類賀爾蒙能夠干擾鈣離子在腸道中的吸收,並且抑制破骨細胞的功能而減少骨骼中礦物質的流失速度;同時也會刺激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蛋白和其他基質成分來支援軟組織修復過程。這些作用共同作用下會導致骨密度下降,最終發展為骨質疏鬆症。

促進糖尿病發生

研究發現,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誘導肝臟葡萄糖輸出增多並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高血糖狀態若未得到及時控制,則會進一步損害胰島β細胞功能,加速向糖尿病轉化的過程。

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前必須評估獲益與風險,並定期監測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以早期發現潛在問題。對於存在感染風險或其他併發症可能性較高的個體,建議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對待此類藥物的應用。

使用腎上腺皮質酮的潛在交互作用有哪些?

腎上腺皮質激素是一種類固醇賀爾蒙,透過調節電解質平衡、水鹽代謝和糖代謝等過程發揮其藥理作用。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能會導致以下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

增強免疫抑制效應

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因此與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或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合用時會增強其免疫抑制效果。

加速肝臟代謝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誘導肝微粒體酶的生成,從而加速自身和其他藥物的代謝。這可能導致藥物濃度降低和療效減退。

影響液體平衡

因為該類藥物能夠促進鈉離子重吸收以及減少尿液中鉀離子排洩,所以可能引起水腫問題加重或者誘發高血壓風險增加。

糖代謝異常

長期大量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引起醫源性庫欣症候群,臨床表現為中央型肥胖、月亮臉、多血質面容、皮膚紫紋、痤瘡、糖尿病傾向等。

誘發消化道潰瘍

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胃酸分泌及增強胃黏膜抵抗力,但同時也能使胃蛋白酶活性增高而破壞胃腸粘膜屏障,進而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併發症的發生。

以上列舉了五種可能出現的潛在藥物相互作用情況,在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之前應詳細評估患者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並密切監測任何疑似不良反應。

腎上腺皮質酮的建議用量

腎上腺皮質酮的建議用量如下:

1. 成人:一般成人每日總劑量不應超過20毫克。

2. 嬰兒及兒童:嬰兒每日總劑量不宜超過3毫克,而6至12歲孩童則為4毫克以下。

3.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時需注意調整劑量,以避免因代謝變差而引起的藥物蓄積。

4. 急性疾病或過度體力消耗者:在急性情況下,可能需要增加劑量以應對壓力反應;而在過度體力消耗時,則需減少劑量以防高血壓等併發症發生。

5. 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輕微病情可採低劑量治療,重症則須提高給藥頻率與總量。

以上是腎上腺皮質酮常用之推薦用法與用量,但實際使用前仍需諮詢醫師意見,以確保安全有效地控制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