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各種晚期腎病發展到後期的終末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嚴重受損,體內毒素和水分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尿毒症晚期患者出現總是摔跤的情況,可能是由於低血鉀症、貧血等原發疾病導致,也有可能是因為骨質疏鬆、神經系統異常等原因繼發引起。
原發因素
低血鉀症
長期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後,患者的代謝性酸中毒可進一步加重,從而誘發或加重低血鉀症,使骨骼肌興奮性下降,進而出現肌肉疲軟無力的現象,表現為摔跤。同時還會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需遵醫囑應用緩釋鉀(Potassium chloride)補鉀治療,並且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補充含鉀食物,如橘子、柳丁、香蕉等。
貧血
長期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尿毒症狀(uremic syndrome)時,患者常合併有營養不良等情況,而鐵元素攝入不足又會加重貧血症狀,致使紅血球生成減少,全身各組織器官處於缺氧狀態,容易出現乏力、睏倦、頭暈眼花的症狀,甚至跌倒。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葉綠素銅鈉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其他原因
如果存在神經病變變、腦血管硬化等問題,可能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或者影響肢體平衡感,也會出現經常摔跤的表現。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抗凝,必要時可行支架植入術治療。
繼發因素
骨質疏鬆
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磷含量較高,高磷抑制成骨細胞活性,降低膠原纖維及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從而使鈣吸收障礙,導致骨量丟失加快,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表現為摔跤。一般建議給予碳酸鈣片+維生素D3、醋酸鈣膠囊等藥物治療。
神經系統異常
尿毒症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損害表現,如情緒淡漠、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病情較重者還可能出現昏迷。若未及時改善上述異常,則可能因反應遲鈍、走路不穩等因素而摔倒。應積極進行對症處理,包括控制血壓、血糖水平,避免繼續傷害神經等。
除以上常見情況外,若患者存在心臟衰竭、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情況,也可能導致行動不便,甚至摔跤。建議家屬加強看護,將患者放置於安全環境中,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