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人怎麼檢查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7
尿毒症是腎功能不全的晚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腎臟已經失去全部的功能。如果懷疑或判定為尿毒症時,可以進行血常規、生化檢測、免疫學檢測、微生物學檢測等實驗室檢查,以及超音波檢查、CT檢查等影像學檢查。

尿毒症是腎功能不全的晚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腎臟已經失去全部的功能。如果懷疑或判定為尿毒症時,可以進行血常規、生化檢測、免疫學檢測、微生物學檢測等實驗室檢查,以及超音波檢查、CT檢查等影像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

包括紅血球計數、白血球計數、嗜中性球比例及絕對值、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嗜鹼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和平均體積(HCT)等指標,用於判斷貧血狀態、感染情況、是否有出血傾向,並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生化檢測

包括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結合力、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乳酸脫氫酶、血糖、血脂等指標,其中肌酐升高提示存在慢性腎衰竭,而尿素氮>7.0mmol/L可確診為尿毒症。

免疫學檢測

如抗嗜中性球胞質抗體試驗、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明確是否存在血管炎導致的腹膜透析相關澱粉樣變,或者非免疫性腹膜纖維化的可能。

微生物學檢測

如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可用於腹膜透析相關腹腔感染診斷,尤其是聯合細菌培養,有助於提高腹膜透析相關腹腔感染的確診率。

其他

透過肝功測定,可以瞭解肝臟代謝功能是否異常;凝血因子測定,可以瞭解有無出血風險;腫瘤標志物檢測,可以幫助排查惡性疾病;心電圖檢查,可以輔助排除心律不整等心臟病變。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檢查

主要觀察雙側腎動脈內徑、皮下脂肪厚度、膀胱充盈程度等情況,還可以幫助尋找上腹部包塊的原因。

CT檢查

一般首選方法,不僅可以測量左腎容積、估算GFR(腎小球濾過率),還能顯示腎臟形態、大小、位置及其毗鄰關係,還可對各種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腎衰竭做出診斷。

此外,還包括同位素顯像、核磁共振成像(MRI)、靜脈注射腎盂檢查(IVP)(VP)、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胸部X光平片、心電圖檢查、腦電圖檢查等多種檢查方式,均有助於醫生進一步診斷尿毒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