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尿毒症水腫的原因較多,可能是由於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營養不良等原發疾病導致的水腫,也有可能是由於腎臟排水減少以及水鈉瀦留所引起的水腫。如果尿毒症患者伴有水腫的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繼發性原因
心功能不全
由於各種因素影響,如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等,可引起心肌收縮力下降或心臟循環血量降低,從而造成尿毒症患者的心臟排出血和氧氣的能力下降,使靜脈系統內血液淤積並滲入組織間隙而形成水腫,並且還可伴隨胸悶、氣短等症狀。此時需要遵醫囑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利尿劑藥物來消除水腫,同時還需要配合口服亞托瓦斯坦丁鈣(Atorvastatin Calcium)、非洛地平(Felodipine)等降壓藥控制血壓。
營養不良
由於長期飲食攝入不足或者消化吸收障礙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尿毒症患者的身體處於負氮平衡狀態,即每日消耗的蛋白質超過從食物中得到的蛋白質量,從而使體內白蛋白含量逐漸減少,甚至會造成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容易透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間隙,進而引發水腫現象。此時可以適當增加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的攝入,以補充身體所需白蛋白。
腎源性原因
由於尿毒症患者腎臟的功能已經嚴重受損,無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所以會導致水分在體內蓄積而發生水腫的現象,常表現為顏面部水腫。針對這種情況,一般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因治療,比如應用呋塞米(Furosemide)、螺內酯(Spironolactone)等利尿劑來消除水腫,但效果有限。
腎外原因
部分尿毒症患者合併有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等情況,也會出現水腫的症狀,通常需要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處理。如果是低蛋白血症所致,則需積極給予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複合α-酮酸片等藥物改善病情。若為肝硬化腹水所致,則應限制鹽和水的攝入,必要時可行腹腔穿刺引流術緩解症狀。
對於尿毒症水腫的患者來說,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水腫情況。另外,還需注意保暖,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預防感冒。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