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衰竭:定義、症狀、原因、風險因素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3.01
急性腎衰竭定義為腎功能急劇下降,伴隨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濃度升高。症狀包括尿量減少、水腫等,並可能出現疲勞、食慾不振等情況。其成因多樣,如腎缺血、藥物毒性作用等,需針對原因進行治療。風險因素還包括腎毒性藥物、脫水等。診斷及治療方案涉及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腎臟替代療法以及利尿劑治療等。最佳化管理建議涉及控制血壓、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限制液體攝入量、提供營養支援並考慮腎臟替代治療。

急性腎衰竭定義為腎功能急劇下降,伴隨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濃度升高。症狀包括尿量減少、水腫等,並可能出現疲勞、食慾不振等情況。其成因多樣,如腎缺血、藥物毒性作用等,需針對原因進行治療。風險因素還包括腎毒性藥物、脫水等。診斷及治療方案涉及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腎臟替代療法以及利尿劑治療等。最佳化管理建議涉及控制血壓、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限制液體攝入量、提供營養支援並考慮腎臟替代治療。

急性腎衰竭的定義

急性腎衰竭的定義如下:

1. 腎功能急遽下降: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濃度迅速上升,腎臟無法有效清除廢物和多餘的液體。

2. 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體內水分瀦留、水腫、高血壓等,同時伴隨鈉、鉀等電解質失衡。

3. 代謝性酸中毒:由於腎功能不全導致碳酸氫鹽排洩減少而引起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造成酸鹼平衡失調。

4. 組織缺氧:腎臟受損後無法有效地產生紅血球生成素,導致貧血和組織供氧不足。

5. 系統併發症:如高鉀血症、腦水腫等,可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甚至心跳驟停的風險。

診斷急性腎衰竭需綜合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評估。患者應遵循醫囑調整飲食結構,並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以預防並及時發現上述變化。

急性腎衰竭的症狀

急性腎衰竭的症狀包括尿量減少、尿色深、水腫、噁心、嘔吐等,通常伴有疲勞、食慾不振等症狀。由於急性腎衰竭可能危及生命,建議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尿量減少

當存在腎功能不全時,腎臟無法正常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餘液體,導致體內水分瀦留。為了平衡體液,身體會減少尿液排出。尿量減少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中,但更常見於老年人和有慢性病史的人群。

尿色深

由於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血肌酐濃度升高,導致尿液中的肌酐含量增加,從而使尿液顏色加深。這種情況通常伴隨有明顯的少尿或無尿現象,多見於急性腎傷害患者。

水腫

急性腎衰竭會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使血漿白蛋白透過受損的腎小球濾過膜丟失,進而引發水腫。水腫首先出現在眼瞼、面部等組織鬆弛處,隨著病情進展可擴充套件至下肢、腹部甚至全身。

噁心

急性腎衰竭會引起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導致內環境穩定性受到干擾,從而誘發噁心的症狀。噁心常伴有嘔吐,是急性腎衰竭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

嘔吐

急性腎衰竭引起的毒素積累可能導致胃腸黏膜刺激,進而引發嘔吐反應。嘔吐可能是急性腎衰竭的嚴重症狀之一,需緊急處理以防止脫水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針對急性腎衰竭的診斷,可以進行尿常規、腎功能檢測,包括肌酐、尿素氮水平測定。必要時還可進行超音波檢查評估腎臟大小和結構是否異常。治療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原發病因,如限制蛋白質攝入、改善水電解質失衡以及使用利尿劑促進尿液排洩。對於疑似急性腎衰竭的個體,應避免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建議減少鹽分攝入,保持充足休息,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取以支援腎臟功能。

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急性腎衰竭的原因可能有腎缺血、腎毒性藥物過量使用、尿路阻塞、急性腎絲球腎炎、感染性休克等,需要針對具體原因進行治療。患者應儘快就醫以評估腎臟狀況並接受適當治療。

腎缺血

腎缺血時會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影響腎功能,進而引起急性腎衰竭。可透過維持血壓穩定、限制液體攝入等非手術方法緩解,嚴重時可能需要透析治療。

腎毒性藥物過量使用

某些藥物具有腎毒性,過量使用會對腎細胞造成傷害,導致腎功能受損,從而誘發急性腎衰竭。減少或停止使用相關藥物是關鍵,同時需密切監測腎功能指標,如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尿路阻塞

尿路阻塞阻礙了尿液排出,使尿液滯留於腎臟內,增加腎壓力,久而久之可導致腎組織傷害,出現急性腎衰竭的情況。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輸尿管支架置入術、經皮腎鏡取石術等方式進行治療。

急性腎絲球腎炎

急性腎絲球腎炎是由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免疫反應所導致的腎臟疾病,此時腎小球微血管叢會出現發炎反應,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蛋白質漏出增多,超過腎小管回吸收能力時,則會引起水腫、蛋白尿等症狀。若未及時處理,病情持續發展,可能會對腎功能造成進一步損害,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呋塞米(Furosemide)等利尿劑來減輕水腫,也可以配合醫生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頭孢華定(Cephradine)等抗生素藥物控制感染。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或其他代謝產物侵入血液循環系統並釋放大量發炎介質,引起身體發生全身發炎反應症候群,導致微循環障礙、組織灌注不足和細胞功能障礙,進而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的一種臨床症候群。由於存在嚴重的組織低灌注狀態,可能導致腎前性腎功能不全,當腎前性因素無法改善時,就會進展為急性腎衰竭。感染性休克通常需要緊急搶救,在醫師指導下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以保證補液需求,同時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源,例如頭孢曲松(Ceftriaxo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

建議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如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以及電解質平衡。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但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急性腎衰竭的風險因素

急性腎衰竭的風險因素包括腎毒性藥物使用、脫水、尿路阻塞、敗血症、重症肌無力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腎臟功能突然下降,引發急性腎衰竭。患者應避免使用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的藥物,並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減少風險。

腎毒性藥物使用

腎毒性藥物透過抑制腎臟功能或直接傷害腎細胞來損害腎臟功能,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因此,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謹慎並遵循醫生指導以減少風險。

脫水

脫水導致血液濃縮和尿液濃度增加,這可能會引起腎小管堵塞和腎功能受損。對於輕度至中度脫水,吊點滴是常見的治療方法;重度脫水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尿路阻塞

尿路阻塞阻礙了尿液排出,使尿液滯留在膀胱和腎臟中,增加了感染和腎傷害的風險。手術切除結石或移除狹窄部位可能是解決尿路阻塞的有效方法。

敗血症

敗血症是一種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其病原體及其毒素可對腎臟造成直接損害,進而誘發急性腎衰竭。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療,如萬古黴素(vancomycin)、亞胺培南(Imipenem)等。

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患者由於肌肉疲勞而出現肌無力,長時間會導致肌肉萎縮,影響到腎臟的功能。常用藥物有新斯狄格明(Neostigmine)、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等,可以改善症狀。

建議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測,以便早期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必要時,還應考慮進行超音波檢查或磁共振成像以評估腎臟結構和功能。

急性腎衰竭的診斷與治療

急性腎衰竭的診斷與治療可以考慮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腎臟替代療法、利尿劑治療、改善電解質失衡等方法。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惡化,應立即就醫。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透過將一種特殊的溶液引入患者腹部,在其自身微血管系統內循環來清除體內廢物和液體積聚。此方法有助於緩解因急性腎衰竭導致的液體瀦留和毒性代謝產物積累。選擇腹膜透析是因為它是一種非侵入性、易於操作且適合某些特定患者群體的透析方式。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通常在專業醫療人員監督下,在固定時間週期內執行,使用專門裝置清除體內廢物和多餘水分。該技術適用於管理急性腎衰竭中的複雜病理生理改變。選擇血液透析是由於其高效清除毒素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腎臟替代療法

腎臟替代療法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旨在替代受損腎臟的功能,每週至少三次,每次持續數小時。該策略針對急性腎衰竭的核心問題-腎功能嚴重受損。這些措施可穩定病情並為後續治療提供機會。

利尿劑治療

利尿劑治療涉及使用呋塞米(Furose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等藥物促進體內過量液體排出至尿液中。對於存在水腫或充血性心臟衰竭伴隨急性腎衰竭的患者有益。利尿劑能減輕心臟負荷同時輔助改善液體瀦留狀況。

改善電解質失衡

改善電解質失衡需監測並調整患者的鈉、鉀和其他重要礦物質水平,可能需要靜脈注射相應電解質溶液。這是為了防止由電解質異常引起的進一步器官損害。該措施支援腎臟恢復功能並預防長期健康風險。

在急性腎衰竭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營養支援也很關鍵。建議攝入低鹽、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源,以減少腎臟負擔。

3撇步改善急性腎衰竭

3撇步改善急性腎衰竭包括控制血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限制液體攝入量、營養支援和腎臟替代治療。這些措施有助於減輕腎臟負擔,但須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腎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透過使用降壓藥物如益壓穩(Enalapril)、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水平,保護腎臟健康。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壓,並根據醫囑調整用藥方案。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電解質紊亂也會影響腎臟的功能,因此需密切觀察並改善異常情況。補充電解質可選用口服或靜脈途徑,具體劑量依據患者的病情而定。

限制液體攝入量

過量水分攝入會加重心臟及腎臟的工作負荷,增加尿液生成壓力,進而影響到腎臟血液供應不足。建議每日飲水量不超過1000毫升,並且要定時排尿以促進廢物排出。

營養支援

合理的飲食結構對保護腎臟至關重要,應給予富含蛋白質但又不過多增加代謝產物的食物。例如精瘦肉、雞蛋等優質蛋白來源可以幫助身體修復受損組織同時不會產生過多的毒素。

腎臟替代治療

如果上述措施無法有效緩解症狀或者已經出現嚴重併發症,則可能需要行腹膜透析或血液清潔來代替受損的腎臟工作。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始透析能夠顯著提高生存率與生活品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